[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排气塞无效
| 申请号: | 94230043.2 | 申请日: | 199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0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岳伟;杨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伟;杨凌林 |
| 主分类号: | F16J13/00 | 分类号: | F16J1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63008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上的密封排气装置,尤其是用于蓄电瓶容器上的一种密封排气塞。
由于铅酸蓄电瓶电解液中的水份,在浮动充电及均衡充电的末期会发生水的电离分解反应而游离出氢和氧气,在密闭的条件下将产生压力,并伴随电解液中酸性组分的溢出面形成所谓的“酸雾”。为了减少“酸雾”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较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带丁字型倒勾的橡胶薄板覆盖在蓄电瓶密封盖的排气孔上。由于这种橡胶薄板结构过于简陋,受材料及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规则的挠曲变形,因而气密闭效果差,不能减少“酸雾”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排气塞,它不仅适用于蓄电瓶容器,而且结构简单合理,气密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作一种中间为连柄,两头为密封头或卡栓的弹性密封排气塞,其结构要点是①伞形密封头经连柄与卡栓连接,在伞形密封头内有集气腔;②伞形密封头底部外圈向下延伸H高度,并向内倾斜a角度后形成径向宽度为W的密封面,其中H>0,a>0°,W≥1mm。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蓄电瓶瓶盖上,其中伞形密封头位于瓶盖排气孔上方,卡栓穿入蓄电瓶瓶盖的中央安装孔内,起固定作周;伞形密封头底部的倾斜密封面受挤压后吸合在蓄电瓶瓶盖的端面上,蓄电瓶瓶盖上的排气孔与伞形密封头中的集气腔相对应。当蓄电瓶容器内部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本实用新型隔断蓄电瓶内部与大气的直接相通;当容器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容器内部积蓄的压力通过排气孔和集气腔将伞形密封头底部的倾斜密封面抬起,并将容器内部增高的压力和过剩气体排出体外;当容器内部压强降低到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时,本实用新型重新恢复原来的吸合状态,即伞形密封头底部的倾斜密封面又紧紧吸合在蓄电瓶瓶盖的端面上,实现对蓄电瓶瓶盖排气孔的密封。
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不易产生挠曲变形,气密封效果好,能自动散放过量气体和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蓄电瓶瓶盖7上作为密封排气塞的情况。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伞形密封头1经连柄3与卡栓2连接,在伞形密封头1内有集气腔4。该集气腔4为半椭圆形,在集气腔4顶部有加强助6。由图1可知,伞形密封头1底部外圈向下延伸H高度,并向内倾斜a角度后形成径向宽度为W的密封面5,其中H=5mm,a=30°,W=8mm。图1中,卡栓2呈半球形。
由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卡栓2插入蓄电瓶瓶盖7中央安装孔后经过连柄3将伞形密封头1固定在瓶盖7上;伞形密封头1外圈底部的倾斜密封面5受挤压后紧密吸合在瓶盖7的端面上,集气腔4与瓶盖7上的排气孔8相通,即组成一个简单结构的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橡(塑)胶质弹性材料制成。卡栓2可做成圆锥形、圆台形、半球形或半椭球形;集气腔4断面形状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及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伟;杨凌林,未经岳伟;杨凌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0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