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床垫无效
申请号: | 94229844.6 | 申请日: | 199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1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威远康达企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245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床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们日常睡眠用的床垫,特别是一种在床垫内设有空气致冷和加热装置的床垫。
在公告号为CN2063374U中公开了一种《家用强制通风床垫》,该床垫包括上、中、下层及四周的挡板组成的床垫支承体和风机及空气滤清器,夏季使用时利用风机将空气强行送入床垫支承体的中间层,气流一部分从床垫上层流出,另一部分从侧挡板流出,从而把热量带走,实现防暑降温的目的;冬季时则将经加热的空气由风机送入达到取暖的目的。该床垫在夏季,由于是将室温空气送入床垫内后再经床垫上层流出。空气温度并没降低,实质上仅仅是加速了床面及人体周围空气对流的作用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冬季则另备空气加热装置将空气加热后再经风机送入床垫内达到加温的目的。因此,这类床垫存在夏季防暑降温效果较差,而冬季用于加温又需另添空气加热装置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床垫支承体内带有冷、热风发生装置,而床垫的上支承面既具弹性、又能透气的床垫,以达到夏凉、冬暖并适合不同季节使用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床垫支承体设计成箱式结构,其上部采用绷子作支承面,内腔设置半导体致冷片作为空气致冷及加热装置,同时采用微型风机作为空气循环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式床垫支承体,其上支承面为绷子结构,支承体内腔中设置有半导体冷、热装置及空气循环风机;半导体冷、热装置固定于支承体内腔中部,循环风机则分别固定于冷、热装置的两进风口处,半导体冷、热装置包括功能可相互转换的内、外两个腔体,当内腔为致冷腔时,外腔为散热腔;当内腔作为加热腔时,外腔则为致冷腔;在内腔中还设有金属网以提高其效率。而功能的转换依靠改变半导体致冷片的极性(正、负极)来实现。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在支承体腔体中还设有一隔板,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室温空气腔和冷(热)空气腔,冷热装置则固定于该隔板上。本实用新型在夏季使用时可直接在绷子支承面上铺上竹席或草席;冷风经绷子缝隙溢出既可直接使席面降温,同时经席子孔隙流出亦可将身体上部分热量带走;在春秋季节则垫上保温垫面,即可如常规使用;而在冬季时则可将冷、热装置上半导体致冷片的电流输入端的正、负极转换,即可向床垫内送入暖风。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床垫支承体中部设有空气冷、热装置,支承面采用绷子结构,因此经致冷或加热后的空气可经绷子面上均布的孔隙溢出,当气候炎热采用竹(草)席作垫面时,溢出的冷空气既可降低席子的温度,又可透过席孔直接作用于人体散热,且由于透过席面的冷空气分布面大、流速低,亦不致使人着凉。而冬季热空气经绷面溢出用于加热保温,又可适当提高其常规垫面的温度,起到保暖的作用;而春秋季节则可如常规一样使用。该床垫的冷、热风装置在使用中可将室温空气降低或提高3~7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夏季使用凉爽、冬季暖和及通用性较强等特点。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视图。
图中:1、床垫支承体,2、绷子支承面,3、冷、热装置,4、风机,5、进气道,6、隔板,7、半导体致冷片,8、内腔,9、金属网,10、外腔,11、排气孔,12、进风管,13、风机,14、出风管。
实施例
本实施例冷、热装置3的内、外腔壳体均采用工程塑料制作,在内壳上嵌3块型号为:TEC1-12708的致冷片,每片的两个工作面分别位于内、外腔体内。同时在内腔中各致冷片之间设2张铝丝网,然后将内壳插入外壳内并将两端口粘合密封,以形成内、外两个工作腔8、10;进风管12、出风管14均采用硬塑管并分别与环形外腔10接通、密封;风机13采用SU4020型轴流风机;工作风进风机4则采用SU1238H风机。整套冷热装置3固定于内腔隔板的下部。支承体四周的框板均采用3cm厚木板制作,底部为层板,上部绷子支承面2,本实施例采用传统的综绷子,即四边为木方,中部采用综绳绷制;隔板6距离支承体1的一端(最好为脚端)约25cm;进气道5本实施例为矩形孔,宽5cm,长30cm;排气孔11设于支承体另一端的端板及侧壁上,孔径φ1·5cm,孔数共15个。半导体致冷片7及微形风机13工作时接12~15V整流电源,工作风进风机4接220V市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威远康达企业(集团)公司,未经四川威远康达企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