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驾驶员防寒服无效
| 申请号: | 94229657.5 | 申请日: | 199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3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 发明(设计)人: | 童玉明;李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玉明;李家银 |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B62J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4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驾驶员 防寒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摩托车时穿戴的保温防寒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摩托车的拥有量迅速增加。但摩托车除方便快捷的优点外,同时也给驾驶员带来了不少烦恼特别是冬天气温较低时,驾驶摩托车足使寒风刺骨,难以抵挡。在中国专利中也有不少方案企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方案一般都是采用电热方式,电源取至摩托车电瓶,这样大大消耗了摩托车电瓶同时供热保温效果也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驾驶摩托车无法保温防寒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耗电而利用摩托车排气筒余热升高驾驶员体温的防寒服。
本技术方案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夹层服和相应的管路等构成,在上述的夹层服内设置有散热管,在摩托车的发动机排气筒的外侧套装有一集热筒,该集热筒通过一送热管与夹层服内的散热管相连通,在上述的送热管路上还设置有抽送热风的轴流微风扇。
上述的夹层服内的散热管呈交错对称排布,夹层服上有散热管的出气口,该散热管与送热管的连接端为活动接扣。
上述的集热筒为对称扣合状,其壁上开有若干个进气孔,其与排气筒之间形成一集热腔。
上述送热管路上设置的微风扇装于一密封盒内,该密封盒上有可方便地将其装挂于摩托车适当位置的固定片,该微风扇的电源线接于摩托车电源上。
使用时,先将夹层服套穿于驾驶员身上,将微风扇与电源接通,开动摩托车即可。由于摩托车行驶时,排气筒在排放发动机废气时,同时带出大量的热量,至使排气筒金属外壁温度很高,套装于排气筒外的集热筒与排气筒之间形成的集热腔内空气温度升高,通过送热管路上的微风扇的抽吸,可直接将热风送入夹层服内的散热管,热量为人体所吸收,使人体温度增高,达到了保温防寒的目的。而冷空气则不断地从进气孔进入,上述循环降温后的热风经出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驾驶摩托车无法防保温防寒的问题,其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穿戴方便,保温防寒效果好,不耗用摩托车电源,充分利用了摩托车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余热,节约了能源,其推广使用的前景好。
附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附图2集热筒结构图
附图3夹层服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选用纤维棉制成夹层服(1)的内胎,内胎中设置有对称排列的塑料散热管(2),散热管上有伸出夹层服一侧外的出气口(3),内胎外套有质地较厚的棉外套。发动机排气筒(4)的外侧套装有采用耐温塑料制成的集热筒(5),该集热筒为两对称且可扣合的半园筒状,并可以在排气筒外侧扣合为一整体园筒,因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集热腔(6),在集热筒壁上还开有若干个直径为5mm的进气孔(7),一塑料送热管(8)的上下端头分别将上述的散热管和集热筒相连通,在该送热管的中段位置装有一连通式的密封盒(9),该密封盒内则装有一轴流微风扇(10),该微风扇的电源插头则置于密封盒外,该密封盒可通过其上的固定片(11)固定于摩托车后架下侧。上述送热管上端装有一活动接扣(12),能与夹层服内的散热管入口端方便的连接或取下。使用时,先将夹层服穿于身上,再将送热管活动接扣与散热管入口端连接固定,接通微风扇电源,开动摩托车即可获得热量,达到保温防寒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玉明;李家银,未经童玉明;李家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