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换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29487.4 | 申请日: | 1994-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4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郎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逵 |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换热器 | ||
一种多功能换热器,涉及换热、制冷及卫生等各领域换热装置。
目前使用的各类壳管式换热器,由于结构上存在不同缺陷,各种性能参差不齐,造成其热工性能、流动性能及强度性能较差,使用中维护困难,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壳管式换热器的改进,其目的在于通过结构改进而提高换热器的各性能指标,扩大了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可广泛用于集中供热,热电联网,空调制冷,石油炼制,化工,轻工,宾馆饭店,小区供热,医疗卫生等行业中。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换热器单侧只设置一个管板4(参照附图1),这样换热管9可从管板4一侧取出,同时管板4通过联管14与集管5、换热管9联接,管板4的开孔数减少,管板不受换热管的热膨胀应力作用,全部换热管、集管、联接管与壳程隔板可随管板一起装进或卸出。换热管9的另一端弯曲180度,省掉了集管与联接管。换热管可以是直管、波节管、波纹管或肋片管等形式;管程隔板3可呈垂直布置(如图2),也可以呈交叉式布置(如图3),壳程隔板10沿壳体8轴线方向布置,使冷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可以是顺流方式,也可以是逆流方式,冷介质的出口温度可高于热介质的出口温度,换热器的布置形式可以为直立式,也可以是卧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传热系数高,其值可达到2500-3500W/M℃,热利用率高达80%;
2.管板一侧布置,钢材用量少,重量轻;
3.容积仅为一般壳管式换热器的1/2-1/3,占地小;
4.耐热承压性能良好,介质流动阻力小,运行中节能效果明显,可在各种温度、压力下工作,不结垢、不堵塞,安全可靠;
5.换热器可从一侧卸出、安装,维修方便;
6.适用的介质种类广泛,不仅适用于液、液,汽、液式,也适合气、液,气、汽式各种换热。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排式A-A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叉式A-A俯视图
图中,1可卸封头,2管程接口,3管程隔板,4管板,5集管,6壳程接口,7折流板,8壳体,9换热管,10壳程隔板,11固定封头,12排污口,13管程涌道,14联管。
换热器的换热方式可以顺流,也可以逆流,这是由管程隔板与壳程隔板的布置确定的,一种流体在管程内流动,而另一种流体在壳程内流动,并进行换热。进行换热的流体(如介质),由管程接口2进入由封头1与管程隔板3、管板4所形成的空间I,后经联管14进入集管5与D流道内的换热管9内部,然后经联管14进入C流道内的换热管9内部并流进空间II,由空间II进入空间III,此后按与上述相同过程,由空间III流经B流道内换热管与A流道内换热管后至空间IV,然后由管程接口2排出。可见,热流体在换热管9内走了四个行程,根据需要可为两个行程或六个行程)。冷流体的流程也是四个(根据需要也可为两个行程或六个行程),其流动方向与热流体逆向或顺向。逆向时,冷流体由壳程接口6流入壳体内,在换热管外经A、B、C、D四个流道后,由另一面的壳程接口6排出;顺向时,则冷流体的流向与上述过程相反。冷热流体在上述的对等流道内于管外、管内流动中交换了热量,达到了工艺要求,从而完成了换热器的功用。根据设计要求,也有热流体在换热管外流动,而冷流体在换热管内流动的多功能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逵,未经郎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