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火花汽车点火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29259.6 | 申请日: | 199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74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显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显卫 |
| 主分类号: | F02P7/063 | 分类号: | F02P7/063 |
| 代理公司: | 辽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英利 |
| 地址: | 111218***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 汽车 点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火花汽车点火器,其适用于有触点的点火装置。
近年来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改善混合气的燃烧情况,达到节油的目的,已在汽油发动机上开始使用晶体管点火装置。采用晶体管点火装置可以避免发动机高速时的缺火现象,提高了污染火花塞时的跳火能力及分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点火能量,借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情况和性能。现有的晶体管点火装置,可分为电感贮能式和电容贮能式两大类,两者都可以是有触点式或无触点式,都可以用在蓄电池点火或磁电机点火装置上。无触点式虽然使用性能好,但造价高,结构复杂、不易维修,有触点式虽然使用性能较差,但造价低,结构简单,易维修,如国产BD71型触点式单晶体管点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有触点式晶体管点火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性能好,寿命长,造价低,易于安装维修的强火花汽车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为了提高有触点式晶体管点火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在带有输出输入接线孔和螺栓孔的壳体内设有由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构成的点火控制电路。其具体电路参见图2,其二极管D1的正极与发电机N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起动机开关K1连接;二极管D1、D2的负极与电阻R1连接;电阻R2与电容C1并联与电阻R1串联;三极管BG1、BG3、BG4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R5、R6相连;三极管BG3的基极与电阻R4,分电器触点P相连;电阻R3、R4、R5、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BG2、BG4、BG5、BG6的基极分别与三极管BG1、BG3、BG4、BG5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三极管BG5、BG6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R8、R9接在电阻R7和二极管D3之间;三极管BG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接地;三极管[BG7]的基极与三极管[BG6]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BG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5与点火线圈L1相连;二极管D4的正极与三极管BG7的集电极相连,负极与并联的电容C3和电阻R11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12和点火开关K2相连;电阻R12的一端与点火线圈L1、L2相连;点火线圈L2与火花塞H相连;点火开关K2与蓄电池E相连;电容C4的一端接在二极管D5和点火线圈L1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1、C2、电阻R2、R10、R11、分电器触点P的另一端和三极管BG1、BG2、BG3、BG4、BG5、BG7的发射极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显卫,未经徐显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