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膜八孔两键G调大笛无效
申请号: | 94228829.7 | 申请日: | 199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76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13 |
发明(设计)人: | 马铭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铭心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 |
代理公司: | 辽宁工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玉杰 |
地址: | 110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膜八孔两键 调大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艺界用于吹奏的一种民族乐器。
目前,中国笛有两大特点:一是因笛膜的振动,竹笛有清脆而优美的音色;二是手指直接接触音孔,手指在音孔上抹、压、颤、打,千变万化,妙趣横生。然而在演奏变化音和转调的问题上却存在着严重的缺点,给笛子加键子对解决半音是有效的,但也带来许多弊病,键子加多了不但外形上与西洋长笛相似,而且键盖把手指与音孔隔开,传统的演奏的技巧得不到发挥。半音数量超过手指数量,另外还需留出托住笛子维持平衡的手指,不加键子,解决半音相当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价格适宜、音调优美、易于掌握、双膜可在不同音区内引起笛膜振动、采用八孔两键。使其既具有原六孔笛功能,又能实现增孔加键效果的双膜八孔两键G调大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个乐器由上笛、插头、下笛、键等部分组成,在上笛和下笛之间由调音伸缩插头连接,在下笛上固定键支承,在键支承上装键盖,并将键盖盖在键孔上,在上笛中间固有笛塞、并开有吹孔,超吹膜孔,在下笛与吹孔一条横线上依次开有缓吹膜孔,左食指孔、左中指孔、左无名指孔、闭键孔、右食指孔、右中指孔、右无名指孔、装饰孔,在下笛侧面开有左拇指孔、右小指孔,开键孔、前出音孔。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型式及使用方法。其吹奏原理及使用方法是:本笛在吹奏时仍使用六孔笛的传统叉口奏法,在吹高八度时,超吹膜震动,在吹低八度时,缓吹膜震动,左拇指孔保证升C音高准确。低八度在原指法基础上补充右中指孔,右无名指孔,右小指孔加以关闭;高八度原叉口指法不准确,改开左食指孔,右无名指孔和右小指孔,其余关闭。增设右无名指按孔给上方五度的C音叉口创造了条件,开键孔使左无名指的叉口音实现降A奏法。右拇指支撑笛管,在吹奏筒音D时,左小指按在开键柄上,将开键孔关闭,吹降E以上各音时,将左小指松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整个乐器由上笛1、插头5、下笛6、键等部分组成,在上笛1和下笛6之间由调音伸缩插头5连接,在下笛6上固定键支承13、键支承15,在键支承13上装键盖14,在键支承15上装键盖21,将键盖14盖在闭键孔12上,键盖21盖在开键孔20上,在上笛1中间固在笛塞2,并开有吹孔3,超吹膜孔4,在下笛6与吹孔3一条横线上依次开有缓吹膜孔7、左食指孔9、左中指孔10、左无名指孔11、闭键孔12、右食指孔16、右中指孔17、右无名指孔18、装饰孔23、在下笛6侧面开有左拇指孔8、右小指孔19、开键孔20、前出音孔22。
双膜八孔两键G调大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造价较低、加键很少、保留传统演奏技巧,泛音较多,扩大音域、音孔安排合理、持笛方便、普及性强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文艺界的吹奏乐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铭心,未经马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8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