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导管体外固定夹无效
申请号: | 94228228.0 | 申请日: | 199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福;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成福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新技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卫义 |
地址: | 116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导管 体外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患者体外导尿或引流所用的导管体外固定夹。
尿道长期留置导尿管以便将膀胱尿液引流于体外是治疗尿潴留;或其它膀胱、尿道 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上述留置在尿道内的导尿管必须固定牢固,使导管既不能脱出体外,也不能滑进膀胱内引起刺激症状或感染。为防止导尿管脱出体外,目前大多数方法是采用气囊导尿管,既在导尿管的前部有一气囊,经导管后部充气孔充进一定量气体或液体,使气囊在膀胱腔内膨胀,起到内固定作用,解决了导尿管脱出体外事故发生。
然而,上述导尿管只能单向体内固定,无法解决向膀胱腔内滑入问题,目前一般常用的导管外固定方法是使用橡皮粘膏将体外段导尿管粘贴在患者大腿根部,以防止导尿管滑入膀胱内腔。这样做经常需要将患者阴毛剃掉,以保证粘膏粘贴牢固。采用上述方法体外固定导管,橡皮粘膏常常会被患者尿道口溢出的尿液浸湿,失去粘性,使得导尿管滑入膀胱内事故时有发生。另外,有许多患者皮肤对橡皮膏过敏,无法使用粘膏固定,只好用针线将导尿管缝到阴茎包皮上(男性)或阴唇上(女性)。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且极易感染。另外,患者使用上述方法固定导尿管,行走活动极不方便。
对于一些外科手术引流患者,同样存在上述引流导管体外固定问题,以防止导管滑入体内引起刺激症状或者感染。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引流导管体外固定所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气囊式引流导管体外固定夹。
一种气囊式引流导管体外固定夹,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夹包括一开口式夹体[1]和一插入在该夹体开口内的插夹[4]所组成,夹体[1]中间部位设有内径略大于导管外径的管腔[3],插夹[4]与夹体开口[2]配合将导管固定在夹体管腔[3]内。上述夹体外形最好制成环状体,引流导管可通过夹体开口置入夹体管腔内,将上述插夹插入夹体开口内固定导管,使引流导管不致于没有体外固定夹而过分滑入体内。
为使上述插夹能够与夹体开口紧密接触,防止插夹松动使导管脱落,插夹与夹体开口相接触部位,可设置一弹性夹片,使插夹的弹性夹片始终与夹体开口部位保持良好的弹性接触。上述夹片可与插夹制成一体,夹片的外侧与夹体开口接触面均加工有锯齿形波纹,以增大插夹夹片与夹体开口接触部位摩擦力,使插夹能够牢固地将引流导管固定在夹体的导管管腔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作为导尿管固定夹,其夹体的外形最好设计成两端呈凸凹状的圆柱形结构,便于男女患者通用。当男性患者使用时将夹体凹面面向男性阴茎;当女性患者使用时将夹体凸面面向女性尿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囊式引流导管只能体内定位而无法体外固定问题,改变了现有引流导管体外粘膏固定方式,固定体外引流导管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方便、可靠等优点,可防止导管不正常移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因粘膏或缝线造成的过敏感染。另外,调节插夹插入的松紧程度,可以控制导管的启闭程度,达到控制引流排放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夹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夹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夹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夹体1为两端呈凸凹结构圆柱体,圆柱体加工有夹体开口2,导管管腔3位于夹体1中心部位。插夹4两侧设有弹性夹片5,夹片5的外侧加工有锯齿波纹6,相对夹体开口接触部位,开口2表面亦加工有与夹片5锯齿波纹齿向相反的锯齿波纹。上述夹体开口2适当部位加工有插夹4固定凹槽7使插夹4的夹片5恰好位于该凹槽7内,防止插夹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体或插夹均可采用塑料注塑工艺一次制成,使用时,先将气囊导管导入引流部位,利用气囊进行导管体内固定,然后将导管体外部分放入夹体导管管腔内,最后用插夹将导管固定住。只要将插夹向夹体开口回推移即可关闭导管,反之导管既可排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成福,未经郑成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8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