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流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94227997.2 | 申请日: | 1994-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祥贵 |
主分类号: | F16K11/08 | 分类号: | F16K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流 换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流流向切换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家庭饮水处理装置用的水流换向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广大地区饮水质量的普遍下降,家庭饮水处理装置得到很大的普及。通常,对家用饮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在自来水(或原水)进水龙头上通过一装于进水龙头上的水流切换装置接一水管至饮水处理装置,使用时,根据需要通过手推、拉等动作操作该水流流向切换装置,改变水流流向;或用于饮水处理装置的原水进水,或用于对原水(自来水)的直接的、如洗涤等其他用途的直接使用。
如市售的一般用于家用净水器进水用的水流切换装置即为一小阀体,阀内嵌设一小推杆,在该推杆的阀内部位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对应着二个不同用途的出水口。使用时,根据需要推、拉该杆,使其阀中通孔分别对应二出水口,即可使自来水从不同流道流出。
显而易见,上述推拉式换向阀使用较费力,密封性较着,且只能进行二向切换。
近来,又有人开发出一种球阀式水流切换装置。在该阀中设有分别具一进水口和二出水口的水流切换室,利用可拨动小球的框式拨杆使该切换室中小球分别堵住不同出水口,即可灵活地进行水流流向转换。
然而,使用日久,小球等磨损,将产生水密性不良,而且,该球阀仍无法进行三向切换,即,在须将饮水处理装置中积水排出时,仍须直接松启该饮水处理装置的排水旋钮,而在大多数饮水处理装置中,要求每天或经常将该装置内的积水放出,以保证装置使用效率,这样,上述方法就显得很不方便。
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庭饮水处理装置用的水流换向阀。以该水流换向阀可以方便地实现家用饮水处理装置进水和对不经处理的原水(自来水)直接使用以及家用饮水处理装置内部积水排放的三向切换。
本实用新型如下实现:
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阀体;其上设有自来水(原水)进水口,供饮水处理装置用水的出水口及可使自来水不经饮水处理装置而直接放流使用的、也可用于排放所述饮水处理装置内积水的放水口(直接放水口)。
一阀芯体可转动地嵌设于上述阀体空腔内,且与上述阀体及其中空腔形成一水密式流向切换部。
在上述阀芯体上,沿其轴向设有一向饮水处理装置出水口开口的嵌式水槽及一与该阀芯体轴向成一定角度的贯通水槽。当该阀芯体转动至其上嵌式水槽朝向并靠近进水口或直接放水口处时,该水槽即与上述进水口及饮水处理装置用出水口形成一饮水装置用进水通道;或与饮水装置用出水口及直接放水口形成一饮水处理装置内积水排放用的排水通道。此时,即可将自来水从进水口处经该水槽放流进饮水处理装置或将饮水处理装置中积水自饮水装置用出水口经该水槽从直接放水口排放。
又当该阀芯体转至其上贯通水槽位于进水口与直接排水口之间,且其轴向与该连接向同向时,该贯通水槽即与所述进水口及直接放水口形成一原水直接使用通道,即可使原水自进水口经该贯通水槽从直接放水口放出使用。
为便于制造和使用,上述直接流水通道,即上述阀芯体上贯通水槽之轴向可与其阀芯体轴向成垂直设计。
为便于进水口与水龙头作水密连接,可在该进水口处内套设多个直径大小不同、且为连续的橡皮套圈。
图1为本实施例实用新型的水流换向阀的轴向局部剖视图。
图1中阀芯处于向净水器用出水口供水状态。
图2也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向局部纵剖视图,其中,阀芯处于自来水不经净水器,直接从排水口排放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局部纵剖视图,其中阀芯处于将净水器中积水自净水器用出水口经排水口排出之状态。
图4为图2中阀芯体 B-B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 A向侧视图。
附图中,1为阀体,2为阀芯体,3为自来水(原水)进水口,4为向净水器供水用出水口,5为直接排水口,6为阀芯手柄,7为阀体内空腔,8为饮水处理用通道,9为单向开口嵌式水槽,10为与阀芯体轴向成90℃的阀芯体上的贯通水槽,11为多层橡胶圈。
下面,结合实施例,用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见图1,在阀体1之上方开设有自来水(原水)进水口3;在几近于与上述进水口3之同轴向的阀体1之下方开设有直接放水口5;在与上述进水口3和直接放水口5所形成的连续向几近垂直的阀体水平向上的一端设有供饮水装置(净水器)用的出水口4及净水器用水通道8。一带手柄6的园形截面阀芯体2可转动地嵌设于阀体1之空腔中,形成水密式流道切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祥贵,未经陈祥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组合式信函自动过戳机
- 下一篇:数字跳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