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的微粒生物滤池无效
| 申请号: | 94227249.8 | 申请日: | 1994-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8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修;王经文;杨平林;聂宜建;胡容;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04 | 分类号: | C02F3/04;C02F3/1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世权 |
| 地址: | 6100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微粒 生物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目前,污水处理大多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在污水中按比例定量加入药剂经沉淀后再排放。或是用氧化沟,生物转盘、土地处理等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污水。这些处理方式的缺点是处理剂的需求量大,成本高,不易管理,效率低、效果差,同时,采用液氯消毒处理还有可能发生泄漏而酿成事故,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投资小、管理简便、污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的微粒生物滤池。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微粒生物滤池具有一个容积式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上方设有承托层,承托层上铺设有由石英砂和有机添加剂混合组成的微粒生物滤料层,在外壳的位于滤料层的上方设有污水进入口。欲处理的污水经沉淀筛滤后进入本微粒生物滤料层,经过微粒生物滤池中物理化学与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无机物等有害成分得以去除和/或转化,成为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放水经滤池底部的集水槽排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制造、使用成本低廉;
2、微小颗粒构成的生物滤料层作用面积大、处理效率高;
3、微粒生物滤料层易挂膜,便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繁殖,降解能力强、效果好。对一般的市政污水可达到国家二级处理要求。对医院污水略加消毒即可。
4、可将污水中的非溶性有机物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使处理后的排放水再用于农田灌注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同时也可减少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蓄积,工作周期长。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容积式壳体1,在容积式壳体1的底部设有集水槽2,集水槽2的上方设有由鹅卵石铺设构成的承托层3,由石英砂和有机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微粒生物滤料层4铺设在承托层3上,污水进入口可由架设在外壳上方的排管组5担任,在各管的管壁上开设若干通孔作污水的出口,使污水沿滤池面积均匀布洒。
为保证微粒生物滤料层3的渗透性能,所用的填料粒径以选0.2~4mm为宜。在滤层3的面上平铺适当厚度的粒径为2~4mm的粗砂层7,可防止滤层表面生物膜层的形成,保证欲处理污水的下渗。有机添加剂可为一些含有养份的如菜泥类和活性媒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