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溢饮料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26968.3 | 申请日: | 199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1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燕 |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0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容器 | ||
一种防溢饮料容器属于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人们往往使用杯子喝饮料,这种杯子装的饮料容易溢流,尤其是人们乘座汽车时,由于不规则运动产生震动及倾翻,用一般杯子无法喝饮料,经常是泼洒一身,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容器,此容器装满液体,遇到倾翻及震动时,饮料都不会泼洒的防溢饮料容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杯体(2)、底(12)、盖(4)、手柄(9)组成。其特征是盖(4)上制有插吸管的孔,盖(4)中部装有进气阀(6),盖(4)两侧有两个窗(13)、(16),两个窗(13)、(16)上盖有两个塞(5)、(15),手柄(9)下端装有转轴(11),手柄(9)上端可绕转轴(11)转动,手柄(9)上部固定拉杆(10)、拉杆(10)穿过杯体(2)的外壳,弹性杠杆(7)、(14)穿过挡环(8)与拉杆(10)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横剖面视图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杯体(2)、底(12)、盖(4)、手柄(9)所组成。盖(4)上制有插吸管孔,可更换的吸管(3)(也可用伸缩管)通过盖(4)上的孔插入杯体(2)的内部,在盖的中部(也可不在中部)装有进气阀(6),用于使用吸管(3)吸饮料时杯体(2)内空气的补充,此时进气阀(6)能阻止杯体(2)的饮料溢出。杯体(2)的底(12)采用螺纹相连接,中间隔有密封垫(1),确保杯体(2)中有饮料时不渗漏。盖(4)的两侧有两个窗口(13)、(16),此窗口还配有两个塞子(5)、(15),平常塞子(5)、(15)堵住窗口(13)、(16),使杯体(2)的饮料不会从窗口中翻出。杯体(2)的手柄(9)是活动的,在手柄(9)的下部装有转轴(11),它把手柄(9)与杯体(2)连接起来,使手柄(9)可绕轴(11)转动,手柄(9)在正常(不使用)时其上部与杯体相贴紧。手柄(9)上部固定有拉杆(10),拉杆(10)穿过杯体(2)的外壳,弹性杠杆(7)、(14)穿过挡环(8)合并在一起与拉杆(10)连接在一起。当提起杯体(2)时,由于重心偏离手柄(9)的中心,手柄(9)即绕转轴(11)转过一个角度,手柄(9)上部与杯体(2)脱开。这时装在手柄(9)中的拉杆(10)随手柄(9)一起向外移动,与此相连的弹性杠杆(7)、(14)也相应同时向右移动,由于挡环(8)套在弹性杠杆(7)、(14)的外面,迫使弹性杠杆(7)、(14)向中心移动。装在弹性杠杆(7)上的塞子(5),装在弹性杠杆(14)上的塞子(15)均随之向中心及向右移动脱开了窗口(13)、(16),这时可以从窗口倒出饮料及添加饮料,也能起补充杯体(2)内的空气。放下杯体(2)时,由于弹性杠杆(7)、(14)的作用,手柄(9)在拉杆(10)的带动下恢复原状。底(12)可卸下,用于添加饮料,清洗杯体(2)以及加咖啡、茶叶等冲饮的物料等,用后拧紧不渗漏即可,装在盖(4)上的进气阀(6)是用于补充杯体(2)的空气,能使杯体(2)内的饮料不溢出,它具有单向伐的作用,进气伐(6)是由带槽的薄膜与塞子组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无毒的耐热的工程塑料制造,其大小根据实际使用的要求设计,其杯体(2)的直径为50-500mm,长度在50-5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2、当人们乘座汽车时,杯体内装满液体,遇到倾翻及震动时,饮体不会泼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燕,未经李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巾
- 下一篇:可调速自旋转电动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