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控偏风盘球水泥机立窑无效
申请号: | 94226807.5 | 申请日: | 199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召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召坤 |
主分类号: | F27B9/00 | 分类号: | F27B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偏风盘球 水泥 机立窑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水泥的机械化立窑。
水泥机立窑一般由加料装置、窑体和卸料装置构成。目前水泥机立窑普遍采用塔式卸料装置。该卸料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1.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制造、安装、维修困难;
2.重量重,体积大,动力消耗大,窑体有效容积减小;
3.只能周边卸料,卸料能力不足,且落窑不稳,容易出现偏窑、架窑、塌边、破坏底火等问题;
4.水平进风,整体通风面积小,风压损耗大,容易形成局部边风过剩,中风不足。
同时此类机立窑无偏风调控装置,容易造成偏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机械化立窑,它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修方便,重量轻、体积小,破碎及卸料能力大,周边和中部同时卸料,整体通风面积大、垂直进风、风压损耗小的卸料装置,并有控制偏火的偏风调控装置的水泥机械化立窑。
本实用新型水泥机立窑,是由加料装置,窑体和卸料装置构成,卸料装置采用组合式盘球形卸料蓖子(3),它是数块扇面破碎式弧形颚板(4)用螺钉紧固在卸料托架(5)上,形成盘面,盘面自内向外向下倾斜,在其中心有球形顶帽(6),球形顶帽(6)也以螺顶紧固在卸料托架(5)上,卸料托架(5)与销轮或立轴上端的法兰连接,在弧形颚板(4)和球形顶帽(6)上交错分布有多棱台状齿(7)和倒多棱台状卸料孔(8),在弧形颚板(4)的外缘有破碎齿(9),在球形顶帽(6)的中心有中心风孔(10),中心风孔(10)的出风口是一个斜口,并且中心风孔(10)与卸料托架(5)不同心,因此当卸料蓖子(3)旋转时,中心风孔(10)的出风口也具有破碎作用,由于它是偏心的,所以破碎面积较大,窑体内受其通风的面积也较大。
为改善立窑的通风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机立窑在窑体外壳内壁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根自下而上的上风管(2),它可以直接用槽钢焊接于窑体外壳内壁而形成,上风管(2)的出风口是在机立窑燃烧常的下方,每一上风管(2)的进风量各由电动风阀(1)控制,可以根据各上风管(2)所通风部位的燃烧情况(可用热电偶测量,也可根据观察)自动或手动调节电动风阀(1)。以保证整窑燃烧情况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机立窑的优点在于:
1.组合式盘球形卸料装置比塔式卸料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整个蓖子可以在窑内拼装,因此制造、安装、更换、维修都十分方便,比塔式卸料装置省工省时一半以上。
2.盘球形卸料装置重量轻、高度低,比塔式卸料装置低500毫米左右,因此增加了窑内的有效容积。
3.盘球形卸料装置,周边和中部同时破碎卸料,破碎及卸料能力大,克服了落窑不稳,偏窑、架窑、塌边等缺点,并且改塔式机立窑的水平进风为垂直进风,增加了中心风,使整体通风面积增大1/3-1/2,风压损耗小,使窑内上风流畅、均匀。
4.具有偏风调控装置,有效地控制了偏火现象。上风管用槽钢借窑体外壳内壁形成,省工,省料,易于制造,且增强了窑体外壳的刚度。进风得到了预热。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调控偏风盘球形水泥机立窑剖面图;
图2为组合式盘球形卸料蓖子;
图3为球形顶帽;
图4为卸料托架;
图5为弧形颚板。
实施例:该水泥机立窑为2.2米销轮机立窑,由加料装置、窑体和卸料装置构成,卸料装置采用组合式盘球形卸料蓖子(3),它由6块扇面破碎式弧形颚板(4)用螺钉紧固在卸料托架(5)上,形成盘面,盘面自内向外向下倾斜15度,中心是球形顶帽(6),球形顶帽(6)也是以螺钉紧固在卸料托架(5)上,卸料托架(5)与销轮上端的法兰连接。在弧形颚板(4)和球形顶帽(6)上交错分布有四棱台状齿(7)和倒四棱台状卸料孔(8)。弧形颚板(4)的外缘有破碎齿(9)。在球形顶帽(6)的中心有中心孔(10),中心风孔(10)的出风口是一个斜口,并且中心风孔(10)与卸料托架(5)不同心,偏心40mm,因此当卸料蓖子(3)旋转时,中心风孔(10)的出风口也具有破碎作用,由于它是偏心的,所以破碎面较大,窑体内受其通风的面积也较大。整个卸料蓖子上的卸料孔(8),也都有进风作用,且风孔呈60°-90°放射状进风,因此增大了通风面积,改变了塔式机立窑边风过剩,中风不足的局面,达到加料,卸料和上风三平衡,增加了水泥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该水泥机立窑的窑体外壳内壁上均匀分布焊有6根14#槽钢,形成上风管(2),经140×140方管进入窑内。上风管(2)的出风口在机立窑燃烧带的下方,每一上风管(2)的进风量各由一个电动风阀(1)控制,每一上风管(2)配有一热电偶,根据所测温度,调节电动风阀(1),控制进风量,以保证窑内整体燃烧情况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召坤,未经陈召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