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无效
| 申请号: | 94225896.7 | 申请日: | 1994-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0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国 |
| 主分类号: | B25F1/04 | 分类号: | B25F1/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航 |
| 地址: | 266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转轮 可换式 多用 螺丝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方便的组合工具,即新型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
中国专利局于1994年2月27日登记公告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专利号为93230846.5,该专利是由主体、手把、导向转轴和转轮连接而成,转轮上圆周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的通孔。转轮嵌入主体的凹槽中,并可绕固定于主体上的导向转轴转动,导向转轴在手把内的导向沉孔中滑动,手把上安置一根穿插于转轮上的通孔中的推拉锁杆。该专利存在这样一些缺点:一是手把转动时,主体和转轮同时运动,旋转半径增大;二是使用时刀身不稳,没有扶持装置;三是刀杆和转轮内孔皆为多角形状,加工制作麻烦,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和避免已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该螺丝刀应该减少旋转半径,增加转动时的扶持装置,还应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目的的。
由主体、手把、转轮、转轮上安置的刀杆以及安置于手把上并穿插于转轮上的通孔中的推拉锁杆连接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其嵌入主体凹槽中的转轮绕固定于主体上的转轴转动,推拉锁杆的前端为外六方形,与刀杆尾部的内六方孔相配接。推拉锁杆的前部和后部各开有一个凹环槽,在主体上安置一个由压盖、定位杆和弹簧组成的定位机构。刀杆的外侧面为圆柱状,转轮上的通孔为圆孔。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更换刀杆前的状态图,
图5为更换刀杆时主体与手把分离状态图,
图6为更换刀杆完毕后的状态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对原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的改进,它是由带着凹槽缺口(2)的主体,固定一根推拉锁杆(4)的手把(9),圆周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13)的通孔(12)的转轮,以及固定于主体(3)上的转轴(11)连接而成,转轮(14)在主体(3)的凹槽(2)绕转轴(11)转动。转轴(11)与手把(9)不连接,推拉锁杆(4)穿插于转轮(14)中的任一通孔中,推拉锁杆(4)可以为磁性材料,在其前端和后端各开有一个凹环槽(1)、(10),在主体(3)的背部安置了一个由压盖(7)、定位杆(6)和弹簧(5)组成的定位机构,定位杆(6)上亦开有一个凹槽(8),定位杆(6)上的凹槽(8)与推拉锁杆(4)上的凹环槽(1)(10)相配合来确定主体(3)与手把(9)之间的位置。转轮(14)中可以安放数量不同的各种刀口形状的刀杆(13),每种刀杆(13)的尾部开有一个内六方孔(16),推拉锁杆(4)的前端为一个外六方形状(15),并与刀杆(13)尾部的内六方孔(16)相配合连接。转轮(14)上的通孔与各刀杆(13)的外侧面皆为圆柱状。使用时,首先按压定位杆(6),双手将主体(3)和手把(9)拉开,松开定位杆(6),使定位杆(6)上的凹槽(8)与推拉锁杆(4)上的凹环槽(1)相配合定位,转动转轮(14)选择所需的刀杆(13)与推拉锁杆(4)相对应插套连接,压按定位杆(6),双手对推主体(3)和手把(9)使之合拢,松开定位杆(6)使主体(3)与手把(9)定位,此时,所需的刀杆(13)便显露出来。旋转时,可一手扶持主体(3)及转轮(14),另一手转动手把(9),亦可只转动手把(9)。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旋转半径小,增加了转动的稳定性,而且更换刀杆更迅速,使用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国,未经朱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5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瓣棉开花机
- 下一篇:螺杆泵采油系统防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