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压自开式泄油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5814.2 | 申请日: | 199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4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朱蜀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朱蜀康 |
主分类号: | F16K31/126 | 分类号: | 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式泄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油田采油井下专用装置,特点是一种定压自开式泄油器。
当油田抽油机井需要检泵或进行其它措施作业时,首先要由泄油器将油管管柱中的原油泄流到套管里去,以防喷撤到作业人员身上,给作业施工带来不便并造成环境污染。已有的打压泄油器,压力作用在滑套上,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使堵住泄油器的销钉剪断,滑套下行,泄油孔被打开泄油。这种泄油器结构简单,但可靠性差,每只销钉因受加工及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其剪断力各不相同,并难以预先实测出来。下井后,有时未达到规定压力就剪断,造成油井停产;有时在规定压力时却剪不断,达不到泄油的目的。有的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如专利申请号为88202511的深井泵泄油器,专利申请号为91228004的撞击式深井泵泄油器,都是先从井中取出抽油杆与抽油泵活塞,再向油管内投入一根抽油杆或其它撞击物体,将剪钉撞断,使其泄油孔打开。当抽油杆断脱而抽油泵活塞取不出时,此法不能泄油;当油稠时,下投物体的撞击力不够,有时撞不断剪钉,工作也不太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已有的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定压自开式泄油器。当油管内压力达到预定数值时,能自动打开泄油孔泄油,所需压力恒定,工作非常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泄油器由壳体、滑套、滑套帽、锁环、锁环座和密封圈组成。壳体的泄油孔外面装滑套,滑套下端装滑套帽,滑套帽下端装一锁环,锁环下面装有锁环座,密封圈安装在滑套与壳体的配合界面处。滑套与滑套帽之间采用螺纹结构安装成为一体。锁环装在壳体外壁的环形槽内。锁环座采用螺纹结构安装在外壳上,其上端顶住锁环,滑套帽下端压住锁环。
上述泄油器的外壳上端有内螺纹,下端有外螺纹,上下均可以与油管装配,其中间偏上部位均布着泄油孔,泄油孔上下均有密封圈槽。
上述泄油器的滑套上端顶住外壳台肩处,只能向下滑动不能向上滑动,滑套与外壳之间为滑动配合,下端有外螺纹。
上述泄油器的滑套帽上端有内螺纹,与滑套下端的外螺纹相配,下端具有内突台,端面呈内坡口状。
上述泄油器的锁环是一环形开口卡簧,其内径等于泄油器壳体外径,其外径大于滑套帽下端内突台的内径,其上面呈外坡口状,与滑套帽下端内突台的内坡口相配。
上述泄油器的锁环座上半部分外径较细,与滑套帽下端内突台的内径相配时为动配合,细径段的长度即滑套的向下滑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形式,以锁环取代了剪钉,在地面试验时就可测出打开泄油孔所需的压力,工作可靠。由于结构更加简化,加工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锁环可以重复使用,安装和维修都很简便。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评述如下:
附图中,1是密封圈,2是滑套,3是滑套帽,4是锁环,5是锁环座,6是壳体,A是泄油孔。所有部件都安装在壳体6的外壁上。本泄油器安装在井下采油泵之上、封隔器之下。壳体6上端的内螺纹与油管下端的外螺纹相配,其下端的外螺纹与采油泵上端的内螺纹相配。泄油器内腔与油管内腔联通,在采油工作状态时内腔充满原油。
本泄油器的工作原理是:采油泵停止工作后,由专用水泥车在地面向井下油管内打压。油管内液体受压,使滑套2和滑套帽3产生一个向下的轴向压力,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锁环4的外径向里收缩到小于滑套帽3内突台内径时,滑套和滑套帽突然下滑,其下端顶在锁环座5的台肩上。此时泄油孔A被自动打开,与井下套管的环形空腔联通,油管中的液体就从泄油孔A流到套管中,返回到井下油层,泄油作业即告完成。然后,该泄油器与采油泵一起从井下提出,即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锁环4不必更换,还可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朱蜀康,未经黄东;朱蜀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5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