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铸造砂芯支撑无效
申请号: | 94225665.4 | 申请日: | 1994-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凯 |
主分类号: | B22C21/14 | 分类号: | B22C21/14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祥仁 |
地址: | 261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铸造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用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铸造用型芯撑。
现有砂芯支撑的作用机理是:在铁水浇注时,要求支撑的外表面有微量溶化,使浇注的铁水与支撑较好地结合为一体,从而达到不泄漏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铁水温度控制困难和铸件结构、体积大小等因素,当铁水不能溶化支撑表面时,会形成间隙,造成泄漏;当铁水温度过高支撑被溶断时,则会造成砂型塌落,使铸件报废。可见,现有砂芯支撑的缺点,一是操作困难、不易掌握,二是废品率高,浪费极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容易掌握、铸件废品率低的砂芯支撑,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上下两圆柱形支撑端和与两支撑端连为一体的圆柱形中柱构成,其特征是上下两支撑端的内侧面各为一锥形凹面,即上下两支撑端的内侧空间为一环形燕尾槽。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其中:
图1是其主视图;
图2是其俯视图;
图3是其中纵剖视图;
图4是其使用状态参放图。
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端(1)、上支撑端(2)以及两支撑端间的中柱(3)均为圆柱形,其中纵截面形状为“工”字形。上支撑端(2)的内侧面(即下侧面)和下支撑端(1)的内侧面(即上侧面)均为内凹的锥形面,从而使上下支撑端内侧与中柱(3)构成的空间形成一环形燕尾槽(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其安放在上下砂芯(5)之间,形成铸件壁(6)的空间,当浇注铁水时,铁水在环形燕尾槽(4)内充满,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铁水与砂芯支撑接触面冷却较快,其它非接触部分冷却速度相对较慢,根据热胀冷缩原理,逐渐凝固的铁水在环形燕尾槽(4)的上下斜面处形成楔形结构,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同时砂芯支撑在受热后也有轴向伸长和径向加粗的现象,在冷却过程中使环形燕尾槽上下斜面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得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凯,未经张新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5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