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防漏节水阀无效
申请号: | 94225299.3 | 申请日: | 199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5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中强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地址: | 114003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防漏 节水 | ||
一种涉及家庭用水的节水阀,尤其是一种自动防漏节水阀。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引起人类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历来提倡节约用水,并在实践中采取一系列的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方法,然而有些客观因素造成的浪费水源导致财产损失的现象却很难解决。因此经常出现:打开水阀门,发现仃水而又忘记关闭的现象。而现今使用的阀门又都不具备自动断水的功能。这样跑、冒漏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浪费了水资源,二则骚扰四邻,进而带来财产损失和民事纠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防漏节水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该产品阀体为T型,其内具有储球管、旋钮管、节水管构成。旋钮管与节水管并列,储球管位于节水管的右侧,其底部为倾斜状,与回位口底沿重合。旋钮管内具有旋钮杆,旋钮杆上端部具有旋钮,其下端部具有旋钮塞,置于水嘴上端口的内沿上。节水管内具有节水球、档球卡、档球卡轴。节水管上端部通过出水口与引水室贯通。在节水管与储球管相邻的壁上具有移位孔和回位口。回位口上具有档球卡,它可以阻止节水球在上浮时由回位口进入储球管,而不影响节水球通过回位口回到节水管。
节水球置于节水管内,随着水的上涨节水球上升至节水管最上端,可将节水管的出水口堵塞,此时水不能流入引水室,此时节水阀处于“自动关闭状态”。当人们要用水时,只须按一下按钮对节水球施加外力,使节水球横移穿过移位孔进入储球管,水由出水口通过引水室进入旋钮管,旋动旋钮使旋钮塞上移,水就从水嘴中流出。
而当仃水时,随着水位的下降,节水球又会撞开档球卡,通过回位口回到节水管的最低部,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按装方便,成本低,可做为现有普通阀的换代产品。
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防止跑、冒漏水,防止邻里纠纷。
3、本实用新型是高效节水的自动阀,如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自动防漏节水阀正面示意图;
图2自动防漏节水阀侧面示意图;
图3自动防漏节水阀俯视图;
图4无旋钮管的自动防漏节水阀侧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及工作细节。
参照附图1-4所示。
自动防漏节水阀的阀体1为T型,其内具有储球管2、旋钮管4、节水管15、进水管9、按钮5、水嘴3、旋钮6等构成。旋钮管4与节水管15并列,储球管2上部为半球形,位于节水管15的右侧并在同一水平线上,其底部为倾斜状,倾角28°,底沿与回位口11底沿重合。旋钮管4内具有旋钮杆7,旋钮杆7的上端部具旋钮6,其下端部具有旋钮塞8,置于水嘴3上端口的内沿上,旋钮管4的下部为水嘴3。节水管15上、下二端部为半球形,其内具有节水球10、档球卡12、档球卡轴13。节水管底部具有进水管9,节水管15上端部通过出水口16与引水室17贯通。按钮5位于节水管15上端的左侧,有一定的倾斜角,即按钮5的轴向正对移位孔14的中心点。在节水管15与储球管2相邻的壁上具有移位孔14和回位口11,移位孔14为园形。回位口11是半园形和长方形的组合(即为∩型),回位口11的半园顶上具有档球卡12和档球卡轴13。档球卡12只可以向节水管15一侧摆动。
实施例1:
节水管15的上、下两端为半球形,(r为10mm),管内腔长75mm管径∮为20mm。移位孔14∮为20mm,距节水管15上端10mm。回位口11由15×20mm的长方形和r为10mm半园形构成,底沿距节水管15的下端10mm。档球卡13长10mm。储球管2上部半球形,其半径r为10mm,管径∮为20mm。引水室17为20×20×10mm的空腔。旋钮管4直径∮为20mm。节水球10∮为18mm,比重小于1(可制成塑料实心球)。
实施例2:
旋钮管4内的旋钮6、旋钮杆7、旋钮塞8去掉,用直通水管18代替旋钮管4,其它构造不变,其出水管19直接与水阀门相接。仍然能够起到自动节水、防漏的作用。如图4所示。其工作原理与自动防漏节水阀相同,略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中强,未经孙中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5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