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箱防盗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24140.1 | 申请日: | 199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4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扬联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联利 |
| 主分类号: | G08B13/14 | 分类号: | G08B13/14 |
| 代理公司: | 咸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双田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箱 防盗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提箱防盗报警器。
人们外出旅行或执行公务时往往要随身携带手提箱,在手提箱中装一些现金或其它贵重物品,保安系统的工作人员有时要携带涉及国家重要机密的文件远程旅行。一般设有防盗报警装置的手提箱是在箱体内设有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一但盗窃者靠近手提箱时报警系统开始报警,盗贼无法下手。这种报警装置安全可靠,灵敏度高,防盗性很强。但是这种报警装置电路复杂,成本高,对于无意靠近它的人发出报警信号,容易产生误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当手提箱离开预定平面位置时能发出报警信号的一种手提箱防盗报警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由电源、电磁铁、弹簧开关和锁子开关串联组成的电路中,在电磁铁线圈的两端接有报警集成块,报警集成块的输出端接有扬声器,电磁铁中软铁的一端通过导线接在锁子开关与弹簧开关的连接处,另一端通过衔铁与电磁铁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接。弹簧开关是在空心圆柱形壳体里装有T形圆柱体,在T形圆柱体与空心圆柱形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在T形圆柱体和弹簧上设有接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报警安全可靠。
图面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开关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将电源E、电磁铁L、弹簧开关K1-K4(并联或交叉并联)和锁子开关K依次串联起来,在电磁铁L的线圈两端接有报警集成块IC,型号是CW9300,并与CW9300的6.3脚相连接,三极管BG的基极、发射极分别与CW9300的4、3脚相连接,三极管BG的集电极通过扬声器Y与CW9300的6脚相连接,三极管BG起信号放大作用。在CW9300的1、2脚之间接有电阻R。电磁铁L中的软铁一端(下端)通过导线接在锁子开关K与弹簧开关K1-K4的连接处,另一端通过衔铁P与电磁铁L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接。弹簧开关K1-K4是在空心圆柱形壳体[1]里装有T形圆柱体[2],在T形圆柱体[2]与空心圆柱形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3],在T形圆柱体[2]和弹簧[3]上设有接线柱,这两个接线柱的接触与否控制线路接通与断开。使用时将电路部分装在手提箱内部上面,锁子开关K设在手提箱上面便于开启,弹簧开关K1-K4分别安装在手提箱四个底角上。锁子开关K断开时不处于警戒状态。将手提箱置于地上时T形圆柱体[2]上移,两接线柱远离,弹簧开关K1-K4处于断开状态,用钥匙将锁子开关K闭合,这时手提箱处于防盗警戒状态。若有盗窃者提起手提箱时,T形圆柱体[2]下移,接线柱接通,弹簧开关K1-K4、K2-K3接通,电磁铁L的线圈通电,软铁吸住衔铁P,报警集成块CW9300有直流电源供给发出报警信号经三极管BG放大后推动扬声器Y报警。此时即就是弹簧开关K1-K4人为的断开,由于衔铁P、软铁和锁子开关K仍然导通,报警集成块CW9300一直有电源供给,所以报警器仍然发出报警信号,只有锁子开关K断开时报警信号才能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联利,未经扬联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4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