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子自动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4222683.6 | 申请日: | 1994-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4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 发明(设计)人: | 苗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金元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6 |
| 代理公司: | 榆林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建斌,柴向荣 |
| 地址: | 719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子 自动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电子自动开关。
多年来在三相低压(380V)负荷侧的开关一直沿用闸刀、接触器等手动装置,在保护方面也是沿用古老的保险丝为主,特别是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线侧也同样是沿用上述开关和保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供电部门的管理必须现代化,而上述闸刀、接触器这样的古老开关远不能达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之不足,设计出了一种三相电子自动开关,该装置在三相低压供电侧线路过流或短路时,能迅速可靠地切断电源,并可在供电线路故障排除后自动合闸送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由电源电路、主控电路、定时检测电路、信号电路、执行电路和工作指示电路构成。工作方式其主要是以电流互感器提供主控信号,由电子线路自动完成,本实用新型各电路的元件组成为:
1、电源电路由降压电容、全波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
2、主控电路是由晶体三极管、偏流电阻、负载电阻、稳压管、中间继电器和控制继电器组成;
3、定时检测电路是由晶体三极管、温度补尝电阻、正脉冲电阻、负阻区电阻、调节电阻和充电电容组成;
4、信号电路是由两相互配合的电流互感器、可调电阻、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
5、执行电路由中间继电器、两个电容器、稳压管和交流接触器组成;
6、指示电路是由全波整流二极管、电容器、两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二是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是对广大用户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计划用电可起到很大的保证作用,特别是对供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可起到一定的保障措施;四是可减少供电职工单调重复的操作,进一步推动供电系统现代化管理进程,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1电路方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源电路、主控制电路、定时检测电路、信号电路、执行电路和工作指示电路六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电路组成;它的工作原理及元件构成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由220伏市电经降压电容C0直接降压,通过4只1N4007整流二极管全波整流,并经电容C2滤波后得到12伏直流电压供给各部件工二作,降压电容C0采用耐压为630V徽型电容,容值为0.4μf至0.5μf,滤波电容C2选取100μf至200μf/25V电解电容;主控电路是利用晶体三极管和开关特性设计的,它由晶体三极管BG1、偏流电阻R2、负载电阻R1、稳压管D1、中间继电器K1和控制继电器K2等组成,其中R2取值为10至几十千欧,R1取值儿十欧至几百欧;定时检测电路是为了定时检测供电线路的故障而设置的,它由晶体三极管BG2、二级管D3、温度补偿电阻R3、正脉冲电阻R4、负阻区电阻R5、调节电阻R6和充电电容C4等组成,其中R3取值为几百欧,R4取值为几十至几百欧,R5取值为几千欧至几兆欧之间,R6为兆欧级可调电阻,BG2选用BT33,D3为一般二极管,主要是为BG1的基极提供一个可靠的触发电压;信号电路是为了给主控电路提供触发信号而设置的,该电路在供电的三相电路中,任意一相或者任意两相过载或短路、接地时,该电路能提供足够的信号电压及电流,使主控回路投入正常工作,切断供电线路,本电路由电流互感器H1、H2、可调电阻W1、整流二极管D4、稳压二二极管D2和滤波电容C3等组成,其中H1与H2的配合非常关键,H2是根据需要自行绕制,一般要二次侧能提供足够的触发电压和电流,本开关整定电流可在3A至5A范围内调节,W1取值一般在几千欧,H1用市售成品,二次测电流一般选用1安培,H1为三只互感器二次侧同极性并接,且二次侧电流等于三相之和,D4为一般整流二极管,D2选用击穿电压为3至6伏稳压管,滤波电容C3选用几十μf,耐压大于25伏即可:执行电路是本开关的最终目的,它由中间继电器K1、电容C1、滤波电容C2、稳压管D1和交流接触器C等组成,其中K1采用JQX-4小型电磁继电器,C采用CJ10型交流接触器作为终端执行元件,接于配电变压的低压出线侧;指示电路是为了指示主控器的工作状态而设置的,它由全波整流二极管D5、电容器C5和发光二极管D6、D7组成,其中D5、C5为指示电路的电源部分,D6为红色管,D7为绿色管,用来指示主控器的正常工作(红色)和保护状态(绿色);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为:当线路正常供电时,K1跨接于整流后的电源两侧,得12伏电压,线圈吸合,常开触点K1-3、K1-2闭合,终端执行元件交流接触器C得电压闭合,线路正常供电,由于K1-2闭合,为晶体管BG1提供了正常的偏值电流而导通,此时BG1属饱和导通,同时互感器H2初级绕组流过电流,次级绕组有较弱的电流和较低的电压(信号电压),此电压经可调电阻W1分压,D4整流,C3滤波后,与D2击穿电压比较,其值小于D2的击穿电压,D2无电流流过,主控电路稳定于此状态,即非工作状态;当供电线路过载或短路时,互感器H1一次侧流过过载电流或短路电流,二次侧流过大于额定值的电流,互感器H2的二次侧产生较高的信号电压(信号电路开始工作),D2被击穿,电流加至BG1基极,此基极是反相电流,故BG1截止,K2两点电压迅速升高,即使K2吸合,使K2-1接通,中间继电器K1失压释放,K1-3触头断开,从而使终端执行元件交流接触器C失压断开,供电线路被切断,这时主控电路为正常工作状态,与此同时,K1-2断开,切断BG1基极电流,K1-1接通,定时检测电路开始工作,当线路被切断的同时,互感器H2次级绕组电压击穿D2,BG1保持截止,随着K1至1的接通,G点电压经R5、R6给C4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BG2峰点电压时,BG2管e、b两极导通,C4经R4放电,在R4上产生一电压降,极性为上正下负,正向电压经D3加至BG1发射极,BG1导通,K2两电压降低,K2释放,K2-1断开,中间继电器K1得电吸合,触点K1-3接通,终端执行元件交流接触器C吸合,线路恢复供电,如此时线路中的故障仍未排除,主控回路还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故障排除,主控电路才能回到稳定状态,即供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金元,未经苗金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2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