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泄漏鹤管无效
| 申请号: | 94222603.8 | 申请日: | 1994-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7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江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潇 |
| 主分类号: | B67D5/37 | 分类号: | B67D5/37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启运 |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产品在转移过程中的连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泄漏鹤管。
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通常是储存在石油站的贮罐中并在此集散。集散过程即是贮罐与车罐(固定在火车或汽车上)之间的转移过程。该过程需要连接装置(俗称鹤管),现在鹤管的一端都是敞开的,以发油为例,一根薄金属管或软管,一端连接在发油台的引出管上,引出管固定在贮罐上,并有阀门控制,另一端敞口,置于车罐内。这种装置使用方便,但油料损耗大,污染环境。其原因是,若鹤管较短,敞口的一端悬于车罐内,油料以喷溅状流出,类同“搅拌”,使油料挥发量增加;若较长,敞口的一端横卧车罐底部,当发油结束取出时,附着在鹤管内外壁上的油料便一道带出,最终挥发掉。此外,当引出管上控制阀门泄漏时,浪费会更加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石油产品的转移提供一种新型连接装置,即无泄漏鹤管,它将会减少或避免浪费油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根内管1,一端带有法兰2用来同贮罐上的引出管固接,内管外侧上、下两端有一密封环3和4;一根外管5可沿内管上下移动,上端内侧有密封环6,同内管上的密封环3和4相配合,下端连接浮头7,浮头7四周有空腔构成浮腔8,浮头7内径向固定一个隔离网9,至少两只相互联接的浮球10和11分置于隔离网9的两侧,浮球10同出口12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不工作时,出口12为浮球10堵塞而封闭,密封环6同密封环4或3相配合而密封,此时即使引出管上的控制阀有泄漏,泄漏的油料将截留在鹤管内。
当发油时,缓缓移动外管5,让浮头7触及空车罐底部,浮球10被推开,开始时油料沿着浮球10和出口12之间的间隙流入车罐,随着浮球的上升,流量逐渐增加,当车罐内的油料多到一定数量时,浮头7在浮腔和浮球所产生的浮力作用下或者该浮力同平衡配重装置13共同作用下带动外管5缓缓上升,以保持外管5没入油料内的深度基本恒定,直至将油料装至一定位置。
浮球11的作用除增加浮力外,还起到当浮球10未被车罐底推开时以帮助拉开。
当外管5和浮头7所使用的材料足够轻,而浮腔和浮球所产生的浮力又足够大时,平衡配重装置13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静止时鹤管为密封环6和3相配合而密封,开始发油时首先须缓缓向上移动外管5,然后再将其缓缓落下置于车罐内。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因泄漏和飞溅引起的浪费,同时因为鹤管下部没入车罐油料液面下的深度可通过调节重锤使之保持最小,亦即使鹤管外壁同油料的接触面积最小,附着在外壁上的油料量也最少,由此引起的挥发浪费也最少。避免浪费即是改善操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平衡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用焊接管加工内管1,一端固定管法兰2,上、下两端各固定一个用钢板加工的密封环3和4。
用焊接管加工外管5,其内径要大于内管1的外径。外管5上端内侧固定一密封环6,当外管5下行或上行至终点时,密封环6分别同密封环3和4相配合,外管5下端连接有浮头7,其四周有密封的空腔构成浮腔8,径向固定一只隔离网9。至少互相联接的两浮球10和11分置在隔离网9的两侧,浮球10同底部的出口12相配合。
由滑轮和重锤组成的平衡配重装置13同外管5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重锤的重量,或者直接带动外管5缓缓上升,或者同浮腔、浮球产生的浮力形成合力带动外管5缓缓上升。
本实用新型适合石油站、铁路油罐车收发油,也适合公路零星散装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潇,未经江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2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助刹器
- 下一篇:陆路轮式车辆上的自重能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