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杆毛笔无效
| 申请号: | 94221735.7 | 申请日: | 199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7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戴雅康;朱启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雅康;朱启桐 |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B43K3/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修德金 |
| 地址: | 1160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毛笔 | ||
本实用新型是对传统毛笔笔杆的改进,属于文化用品领域。
毛笔,是我国传统的书法用品,是一种重要的书写工具,应用较为普遍。在已有的技术中,这种供书写用的毛笔,其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较长的笔杆。显然,这种笔杆有利于握笔。但是由于笔杆较长,不利于携带和存放,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读书时,这种细长的笔杆,不能放入文具盒中,只能放在书包内,稍有不慎笔帽就会脱落,不仅会损坏笔头,还会污染书本和书包,给携带者造成很大不便。如果把笔杆作的太短,又不能满足握笔的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笔杆长度不能随意变化和携带不便的不足,特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在于,设计出一种这样的毛笔:它的笔杆,①在书写时,可以伸长,满足握笔要求,②在存放时,可以缩短,满足携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将传统固定不能调整长度的笔杆,改进为由两节或多节根据需要可随意调整长度的笔杆。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拉杆毛笔,主要是由笔头〔4〕、笔杆、笔帽〔5〕和堵头〔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笔杆是由一个或多个处于同一轴线并可以相互沿轴线滑动和绕轴线转动的内套管〔2〕及外套管〔1〕所构成,笔头〔4〕紧固在内套管〔2〕或外套管〔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内套管〔2〕的一个端部垂直并通过轴线对称地开设有两个孔眼〔8〕;设在内套管〔2〕与外套管〔1〕之间的两个与其接触的、并与内外套管不同心的弧形弹簧片〔6〕上的凸出物〔9〕,吻合在孔眼〔8〕中;外套管〔1〕的一个端头设计有起限位作用的管壁内凸缘〔4〕。
笔头〔4〕一般可紧固在内套管〔2〕带有孔眼〔8〕一端的对应端上,此时,外套管〔1〕带有内凸缘〔3〕一端的对应端上加有堵头〔7〕;但当需要用较粗大的笔头〔4〕时,可以将粗大笔头紧固在外套管有内凸缘〔3〕一端的对应端上,此时,内套管〔2〕带有孔眼〔8〕一端的对应端加有堵头〔7〕。内凸缘〔3〕与内套管〔2〕应保持面接触,以使其在拉杆过程及工作时笔杆更加稳定。
应说明的是,毛笔笔杆,不管有多少个套管,其各套管的轴心都是在一条轴线上。当书写需要较长的笔杆时,将内套管和外套管沿其轴线向外拉,此时,笔杆变长,如果需要更长的笔杆,可将所设计的多个套管一起拉出;当存放和携带时,将内套管和外套管沿轴线向内推,此时,笔杆变短。弧形弹簧片〔6〕的曲率半径与套管的曲率半径不同的原因是使弹簧片〔6〕在两套管之间能产生需要的弹力,一般所采用的弹簧片其曲率半径要略大于与其接触的内外套管的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所用毛笔笔杆的材料可以为金属管、普通钢管、各种合金管、塑料管和竹、木管及其它们的组合;所用毛笔笔头可以采用动物毛制品或软塑料制品。为携带方便,在笔帽上可以设有笔帽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①笔杆可以伸缩调节长度,这样,既便于握笔书写又便于携带和存放,有很大的社会效益,②笔杆不易变形和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头〔4〕紧固在内套管〔2〕的一端,笔杆处于缩短时的毛笔结构状态示意图。内套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弧形弹簧片〔6〕,它处于外套管〔1〕与内套管〔2〕之间。弧形弹簧片〔6〕与外套管〔1〕的堵头〔7〕相接触,笔帽〔5〕套在笔头〔4〕的外部,处于存放状态。图中符号3是外套管〔1〕的一个端头所设计的内凸缘〔3〕的编号。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描述的毛笔,当笔杆处于伸长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此时,内套管〔2〕从外套管〔1〕内拉出,由于外套管〔1〕所设的内凸缘〔3〕的限位作用,使弧形弹簧片〔6〕与其接触,内套管拉长终止。摘掉笔帽,便可书写了。符号〔7〕同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毛笔笔帽〔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又一种结构形式的笔杆缩短状态示意图。与图1不同的是,笔头〔5〕紧固在外套管〔1〕的一端,内套管〔2〕的一端设有堵头〔7〕,其他符号、名称及作用均同图1。
图5是图4笔杆伸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符号均同图4。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管〔1〕的结构示意图,内凸缘〔3〕处于外套管的一端。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管〔1〕具有另一种形式内凸缘〔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内套管〔2〕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端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孔眼〔8〕。
图9是弧形弹簧片〔6〕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在弧形弹簧片〔6〕的内侧设有能与孔眼〔8〕相吻合的凸出物〔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雅康;朱启桐,未经戴雅康;朱启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1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