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21635.0 | 申请日: | 1994-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52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田平安;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平安 |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吉林省洮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 ||
该分离机是一种改进的分离型连续离心设备。属固液分离作业机械设备领域。
现有公知的在化工、制糖、酒精等工业上所应用的立式连续分离机,其构造主要是外壳、内壳、转兰、筛网、轴承室、机座等部件组成。其缺点简述如下:
一、公知的在制糖工业上用的如西德BMA-K1000型、我国的LI-1000、LI-800、LI-650型等,都属于立式锥兰连续分离机,其缺点是:
1、被分离物料上升速度快,停留时间短。为提高分离质量,降低糖的色值,需要大量洗水,使经济工艺和能源损失都很大。
2、只能分离硬颗粒物料,对大液量软颗粒物料不能分离。
3、不能解决硬杂物对筛网破损的难题。
二、公知的专利号88214895.8废醪水连续分离机,属立式连续分离机,其缺点是:
1、大液量物料进入分离机时,因物料的自重、压力、落体的冲击力,使物料反弹和高速旋转的机兰形成气流,使部分物料没有进入离心力场,飞溅至转兰外而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分离效果。
2、有角度的辅助转兰,使物料上升速度过快,对大液量的物料浓缩效果差,而且更换筛网困难,费时、费料、不方便。
3、不能解决硬杂物(石粒、螺帽等)对筛网损坏的难题。
三、公知的专利号90226506.7连续分离机,属立式锥兰连续分离机,其缺点是:
1、该机是单转鼓工作,物料进入机兰后,就进入了大分离因数的离心力场,由于筛网物理强度有限,不能用小孔目筛网,固形物在没有形成滤层(第二过滤介质)前,微细颗粒都流失掉,造成回收率低。
2、不能解决硬杂物对筛网破坏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分离机所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而进行改进设计的。旨在提供一种双转兰同轴工作。解决微细颗粒回收,和硬杂物不能对筛网破坏的目的。使回收率和分离效率都能提高,达到最佳效果。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由外壳(1)、液室(2)、外转兰(3)、内转兰(4)、回料桶(5)、内液室(6)、外柱分离器(7)、转承室(8)、机座(9)、电动机(10)、视孔盖(11)、进料管(12)、筛网(13)、硬杂物收集器(14)、减震器(15)、油水管路(16)、落料斗(17)等组成。与公知的分离机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内转兰(4)、回料桶(5)、内液室(6)和硬杂物收集器(14),其特点是:
1、增设的内转兰(4),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过滤面积,又可安装小孔目筛网,提高了分离效率,使分离后液体中的悬浮物明显降低,回收率增高。
2、在内转兰内增设了硬杂物收集器(14),解决了硬杂物(石粒、螺帽等)对筛网损坏的难题。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在连续运转中,物料从中心降料管进入硬杂物收集器(14),滤下对筛网易损坏的硬杂物后,进入内转兰(4)进行初分离,初分离后的物料经回料桶(5),迂回到外分离器(7),然后进入外转兰(3)继续分离干燥,逐步移向大端,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动卸料排出,从而达到连续自动化生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化工、制糖等工业中的硬颗粒分离,又适用于酒精、溶剂等工业产生的废醪液中软颗粒渣和水的分离。能把微细颗粒回收起来,明显提高DDG饲料的回收率,液体中的悬浮物也大大降低,分离效果好、效率高。排放的液体中COD含量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平安,未经田平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1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