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车把手接管无效
申请号: | 94220984.2 | 申请日: | 199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2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潮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潮湖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宏伟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车 把手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车把手接管。
脚踏车把手接管主要起连接固定把手和前叉的作用。如图4所示,现有的脚踏车把手接管包括接管1,位于接管1两端分别用于连接固定车把、前叉的横管2、直管3,以及前叉压紧固定件 。所述前叉压紧固定件 由挡片5、滑动块6、二契形块7、螺钉8组成,其安装于所述接管1带有直管3一端的通孔9中,所述滑动块6具有一个与前叉相配的凹弧面15。通过契形块7与滑动块6相配合,只要拧紧螺钉8,滑动块6就会将前叉压紧固定。该种脚踏车把手接管的滑动块6的凹弧面15是平滑的,其与前叉贴紧时,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不足,往往出现前叉不能被有效固定的现象,尤其当滑动块6与前叉之间有水或油时,这种前叉与滑动块之间因相对滑动而造成的前叉不能被有效固定的现象更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前叉能够被有效固定的脚踏车把手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踏车把手接管,它包括接管、位于接管二端,分别用于连接固定车把、前叉的横管和直管、由挡片、带有与前叉相配的凹弧面的滑动块、二契形块、螺钉组成的前叉压紧固定件,所述前叉压紧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接管靠近直管一端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的凹弧面带有密布的凹凸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方案,在滑动块的凹弧面上增设密布的凹凸纹,大幅度地增加了滑动块与前叉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滑动块与前叉之间压紧固定的牢固性,避免了因二者之间产生滑动而造成的固定不紧的情况发生,非常安全有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4 为现有脚踏车把手接管立体分解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接管1两端分别带有用于连接固定车把、前叉的横管2和直管3,所述接管1上带有直管3的一端开有垂直于所述直管3的通孔9。前叉压紧固定件4由挡片5、滑动块6、二契形块7、螺钉8组成,其安装于所述通孔9中用于压紧固定插在直管3中的前叉。所述挡片5为一外部带有二个凸缘16的半圆柱壳体,其安装在所述通孔9中,且其凹面朝向直管3,二凸缘16卡在接管1内壁之间。所述二契形块7具有斜坡11、螺钉孔12和与挡片5相配的台阶13,其与所述挡片5相配合安装于所述通孔9的二端。所述滑动块6具有所与所述契形块7斜坡11相配的锥部14、凹弧面15、槽孔16,且所述凹弧面15上有密布的网格状凹凸纹17。所述滑动块7通过穿过契形块螺钉孔12和槽孔16的螺钉安装于二契形块7之间。
使用时,如图3所示,只要旋转螺钉8,二契形块7就会向起夹靠,这时滑动块6就会在二契形块7的挤压下靠向插在直管3中的前叉10,使滑动块的凹弧面15与前叉10贴紧,将前叉固定。由于凹弧面15上有密布的网格凹凸纹,因此其与前叉10之间的摩擦力很大,所以只要拧紧螺钉8,前叉10就会被滑动块7牢牢地压紧固定,不会出现因凸弧面15与前叉10之间摩擦力不足所造成的前叉10不能被有效固定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潮湖,未经陈潮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0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挤压式人工呼吸器
- 下一篇:反光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