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燃气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0612.6 | 申请日: | 1994-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081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雄;高志伟;许杨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裕雄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燃气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一种分路控制的安全型燃气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正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而走进千家万户,以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必备之物。目前的各种燃气热水器的结构大同小异,它们均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的燃气主阀包括有燃气进气室、主阀室、副阀室,在燃气主阀的副阀室一侧扣连有一压差盘,压差盘之间有一隔膜将压差盘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气室,隔膜上连接有副阀,副阀在气压作用下可随隔膜的移动而同步移动,以使主炉进气通道被开启或关闭。而以上热水器的点火控制系统有两类,其中一类是由压盖盘和一常开电磁阀构成的燃气主炉控制装置,另一类是在母火管路近旁再装设一个常闭电磁阀。它们均靠电池作为点火动力源,一旦电能耗尽、则易造成煤气的外泄而又不能引燃。这是目前热水器的一个极不安全的因素。另外,现有燃气热水器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热水器在最初启动时,由于管内存有大量的不可燃的空气,而管体又很细,因此,其内气体不能快速排出,而燃气也就不能及时充入并迅速点燃,所以,往往打开热水阀门后过一定的滞后时间,母火才能点燃,造成了水源的浪费。另外,现有的热水器的各点火器和电磁阀之间要通过管路相连通,由于其内部空间窄小,管路连接弯设困难,故费力费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母火及辅助母火进行分路单独控制、点燃迅速可靠、无燃气外泄、结构简单的安全型燃气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燃气主阀的一侧扣装有一压差盘,压差盘是由上下两扣盘状的壳板及两壳板之间夹持的隔膜构成的一个具有两个气室的腔体,隔膜上连接有一探伸在燃气主阀主供气孔处的副阀,在壳体内装设有母火、辅助母火喷咀以及电子点火器和感应棒,各喷咀与压差盘一侧扣连的控制阀体之间连有通气管路,控制阀体内设有一个常闭电磁阀和一个双控电磁阀,而在压差盘的边侧开设有与母火通道或电磁阀腔室相作用导通的旁路通道,通过多路辅助母火管路来加速排气和防止燃气的外泄。同时,以小气量维持母火的持续点燃和主气路的逐渐开启。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1:多路辅助母火管的设置,使其排气通量增加、故排气效果大为提高,点火引燃迅速而可靠。
第2:母火喷咀口径大于压差盘母火通道中排气孔的设计方案,不仅减缓了排气速度、保证了副阀的缓慢开启,使主炉燃气通道无突然的大流量气体外泄,同时,可维持母火的点燃所用的少量燃气,可有效地防止主炉火熄灭时大量煤气的外泄所导致的不安全性。
第3:控制阀体与压差盘扣连后可自组形成母火燃气的控制通路,既省去了另连接管路的麻烦,又简化了热水器的结构,使装配维修省力省时。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压差盘与控制阀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压差盘的上盘的反向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母火点火时的动作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炉火点燃时的工作状态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设有燃气主阀11,在与燃气主阀11的主阀室B1和B2贯通的副阀室B3孔口处扣装有压差盘30,压差盘30的隔膜33上连接有一横向的副阀21,隔膜33将压差盘30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气室31和32,在壳体内设置有母火喷咀71,辅助母火喷咀74、感应棒72及电子点火器73,在母火喷咀71和辅助母火喷咀74上接连有通气管路70和60,另外还设有一常闭电磁阀40,其特征在于:在压差盘30的第二气室32外侧扣连有一控制阀体45,控制阀体45的与压差盘30相邻的一侧之间有母火燃气通道,母火燃气通道的另一侧有三个相互独立的腔室E、F和H,腔室E中装有双控电磁阀50,在腔室F中装有常闭电磁阀40,母火燃气通道与腔室E和F以及第一气室31导通。参见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母火燃气通道的一部分是由相通的腔室D1、D2和与D2相隔离的腔室G构成,母火燃气通道的腔室G通过母火通气管路70与母火喷咀71连通,在母火燃气通道的分隔板41的另一侧是相互隔绝的腔室E、F和H,腔室F和H之间由常闭电磁阀40通断控制,腔室H与辅助母火喷咀74之间连有通气管路60,腔室E和D1及D2之间由双控电磁阀50控制并交替通断,腔室E与腔室G之间有一引气导管55。参见图1至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裕雄,未经陈裕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0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