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面引射三环火炉具无效
| 申请号: | 94219889.1 | 申请日: | 1994-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9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城欣 |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英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面 引射三环 火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用具,特别是一种斜面引射三环火炉具。
目前上流通的绝大多数炉具是常用的双环火式,它是由壳体、左右侧板、后板、双环气阀、进气管、双环炉头、燃烧器、炉架等组成。其炉头的引射方式为水平引射,因此它不仅存在着易回火,而且存在着加热面火力分布不均,热负荷不足,调节范围窄等。为此,近年来有厂家研制出三环火炉具,其结构是将普通的双环式气阀、炉头、燃烧器改制成三环式的,气阀喷咀三管呈三角形立面分布,其炉头引射管仍是水平引射,其中内环炉头引射管是另配置的一条紫铜管装夹在炉头上的。该炉具的技术性能虽比前者优越,但还存在一些利用现有结构无法解决的明显不足。如炉头笨重耗材多,打火时易回火,射流过程中易产生环流与涡流,影响二次混合效果,使燃烧工况变差,烟气CO值增高,热负荷不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燃烧工况,减少射流过程的环流与涡流,克服回火、闷火,使炉腔气压保持稳定,且热效率高的斜面引射三环火炉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旋钮开关(1)、气阀(2)、外壳(3)、炉架(4)、三环燃烧器(5)、(6)、(7)、支承梁(14)、三环炉头(15)、进气管(16)、三环喷咀(17)(18)(19)等构成,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说的阀体(2)包含有三个同方向的喷咀,其外环喷咀(19)居轴线之右,中环(18)居左,内环(17)居中,并中心线平行同面以45度斜交轴线,气阀(2)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16),所说的三环炉头(15)设置于支承梁(14)的上方,其与水平成15度斜角的三杆引射管插配于气阀(2)相应的三个喷咀上(17、18、19),其上部配置有外环(5)、内环(6)、中环(7)三个燃烧器组成的燃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加热面大、调节范围广,热负荷比普通的φ100炉>160%,比φ125炉>140%,而且火力均匀。比三管三角形立面水平引射式三环火炉具热负荷>120%。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须另耗铜管,打破常规炉头引射结构,采用炉头引射管向上15度倾斜引射,三管同面。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燃烧工况,减少射流过程的环流与涡流,克服了回火、闷火的问题。确保了炉腔气压的稳定,且火焰自然均匀。同时具有耗材少,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三环炉头引射管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图5为图3的B-B视图;
图6为图3的C-C视图;
图7为图3的D视图;
图8为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的A-A视图;
图10为图4的B-B视图;
图11为图4的C-C视图;
图12为图4的D-D视图。
如图1所示:该炉具包括旋钮开关1、三环气阀2、外壳3、炉架4、外环燃烧器5、内环燃烧器6、中环燃烧器7、承液盘8、后板9、喉码10、炉脚11、后角确12、侧板13、支承梁14、三环炉头15、进气管16、内环喷咀17、中环喷咀18、外环喷咀19、前角码20共同构成。
实施例:
三环气阀2安装于壳体3前方,气阀2的轴线与炉面交角30度,其外环喷咀19居轴线之右,中环18居左,内环17居中,并中心线平行同面以45度斜交轴线,气阀2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16接通燃气源,炉头15由定位销置于支承梁14的上方,其与水平成15度斜角的三杆引射管插配于气阀2相对应的三个喷咀17、18、19上,炉头的上端配置有外环5、内环6、中环7三个燃烧器组成的燃烧系统。气阀采用压电或脉冲方式点火,逆时针压旋旋钮1转90度点火。燃气通过进气管16-气阀2-炉头15-燃烧器呈满负荷燃烧。继续下旋旋钮1则依次先外再中环火变小-熄灭。旋至170度时火焰<1%满荷。向上旋则反之,至90度继续顺时针转则外、中、内环火同时渐变小直至关闭。
本实用新型除气阀2与炉头15需特别安装外,其余另部件的安装结构均采用常规技术工艺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城欣,未经胡城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9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塞洁具
- 下一篇:前置移动颗粒除尘复合相变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