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219514.0 | 申请日: | 1994-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6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明 |
| 主分类号: | F24B9/04 | 分类号: | F24B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宏伟 |
| 地址: | 0726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加热装置。
现有的民用加热液体的装置主要有暖气炉、茶炉和小型锅炉。普遍使用的暖气炉主要采用炉胆外侧壁为水夹套的结构设计方式,炉膛中火的热量通过炉胆传到水夹套中去,使水加热用于取暖。这种设计方式不仅由于炉膛中的火总被冷水包围影响火势,而且烟气和火苗的热量大都从烟囱中散失,使得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普遍使用的茶水炉和某些类型的小型锅炉,其与火苗和烟气接触的加热面积也较小,火苗和烟气的热量也有部分散失,热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与加热液体装置的其它部件配合,使烟气和火苗的热量可以充分利用,节省燃料的节能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加热装置,它包括上、下均带有通火孔的水夹套壳体,内部水夹套板、连通管,所述内部水夹套板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水夹套壳体连通并固定连接。
所述内部水夹套板可以为一层,其中央开有通火孔,且此通火孔处安装有火盖。
它还可包括:
带有炉条和炉胆的炉身;
炉胆上部外侧壁水夹套;
冷水进口管;
热水出口管;
一个上部内侧带有凸缘的环形水夹套,其环截面也为环形,环截面中央为烟道,所述环形水夹套上开有烟囱接口,且其内侧壁上开口进烟口、清尘孔,所述清尘孔处安装有堵盖;
一个底部侧壁为水夹套的烟囱,所述烟囱内部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与所述烟囱侧壁水夹套相连通并固定连接,所述烟囱固定连接在所述烟囱接口处,其水夹套与所述环形水夹套相连通;
所述炉胆上部外侧壁水夹套上部与所述水夹套壳体下部相连通并固定连接,所述冷水进口管安装在连通为一体的水夹套下部,所述热水出口管安装在连通为一体的水夹套上部。
它还可包括一个带有缺口的导火罩,其罩放在所述水套壳体上部通火孔上,且所述缺口朝向背对所述进烟口的一侧。
它还可包括一个筒形拨火筒,其穿过所述通火孔卡放在最下一个通火孔上。
所述内部水夹套板可以为至少三层的奇数层,且其中偶数层内部水夹套板中央开有通火孔,偶数层内部水夹套板边缘与所述水夹套壳体相连通并固定连接,所述水夹套板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并固定连接。
还可以其为茶炉的炉身,其上固定连接有茶炉的其他部件。
还可以其为锅炉的炉身,其上固定连接有锅炉的其他部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使得火苗和烟气可在该装置中迂回周转被充分吸热后,才排入大气,使得热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环形水夹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1中水套壳体及内部水夹套板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1中炉条俯视示意图
图5 为图1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堵盖安装示意图
图7 为导火罩立体示意图
图8 为拨火筒立体示意图
图9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 为图9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明,未经张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9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