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角转弯式门球场地边界线无效
申请号: | 94219392.X | 申请日: | 199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7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瑞琪 |
主分类号: | A63B67/00 | 分类号: | A63B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角 转弯 门球 场地 边界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球比赛器材技术领域。
目前,公知的门球场地边界线,是宽2厘米的白色布带或拴或挂于场地四角的钉钩上,极易变形打缕,在场地四角不能构成90°直角,影响判定球是否出界或进场,用起来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场地四角构成90°直角,且具有防水性能,正规耐久,使用方便的门球场地边界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已知的门球场地边界线——宽2厘米的白色布带,经防水处理后,在其首端和末端装上一组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首端装上该装置的下面部分,末端装上其上面部分,然后将白色布带于场地第二、第三、第四角的转弯处断开,以三组连环式直角转弯装置分别将其连接,使其总长度等于场地四周边界的总长度,并且每两装置间的长度,各与其相应的边界长度相等。这样,便在场地的第二、第三、第四角都具备了一个直角转弯装置,再将装于布带首端和末端的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置于第一角,场地的每一个角都有了直角转弯装置,保证了门球场地边界线在每一个角都构成90°直角。
上述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由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组成,其下面部分又由引线环、包压片、中空铆扣构成:包压片的一端与引线环的一边包压扣握后,再叠压在防水布带首端,用中空铆扣铆住;其上面部分,又由挂线环、包压片、中空铆扣构成:包压片的一端与挂线环的一边包压扣握后,再叠压在防水布带末端,用中空铆扣铆住。
上述连环式直角转弯装置,由一个用中空铆扣铆在一起,并能自由转动的“凸”字形双层直角转动片,两片“凹”字形包压片,两个连接柱和两个铆钉构成,通过两个连接柱,分别将“凸”字形双层直角转动片和两片“凹”字形包压片扣握连接,再将两片包压片分别叠压在防水布带断开的两端,各用铆钉铆住。
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与防水布带首端和末端相连接所用的两个中空铆扣,连环式直角转弯装置铆在“凸”字形双层直角转动片中心的中空铆扣,又是用来固定防水布带的,将其挂在场地四角的钉钩上,边界线便形成并固定了。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便可在场地四角各构成90°直角,易于判定球是否出界或进场,布带经防水处理后,不仅可以防水而且增加了挺括度,不易打缕变形,这样的边界线既正规耐久,使用起来也方便许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环式直角转弯装置结构图。
图1中,①为引线环;②为防水布带首端;③为包压片;④为中空铆扣;⑤为防水布带末端;⑥为挂线环;⑦为包压片;⑧为中空铆扣;
图2中,(9)为防水布带;(10)为连接柱;(11)为“凹”字形包压片;(12)为铆钉;(13)为“凸”字形双层直角转动片;(14)为中空铆扣;(1 5)为连接柱;(16)为防水布带;(17)为“凹”字形包压片;(18)为铆钉。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防水布带(2)宽2厘米,是用清漆(或其他防水涂料,下同)作过防水处理的,引线环(1)长2.5厘米,宽2.2厘米,直径0.15厘米,包压片(3)宽2厘米,长2.48厘米,中空铆扣(4)内径0.4厘米,先将包压片长0.48厘米的部分与引线环宽2.2厘米的一边包压扣握,再将包压片长2厘米的部分,叠压在防水布带首端,用中空铆扣铆住,即为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的下面部分。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防水布带(5)宽2厘米,挂线环长宽各2.2厘米,直径0.1厘米,包压片(7)宽2厘米,长2.32厘米,中空铆扣(8)内径0.4厘米,先将包压片长0.32厘米的部分与挂线环的一边包压扣握,再将包压片长2厘米的部分叠压在防水布带末端,用中空铆扣铆住,即为叠压式直角转弯装置的上面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瑞琪,未经许瑞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9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