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空导弹射手激光射击训练模拟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19191.9 | 申请日: | 1994-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4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行颂;刘虎势;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廊坊陆军导弹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广生 |
| 地址: | 102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空 导弹 射手 激光 射击 训练 模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瞄准射击训练模拟器,尤其指红缨五号防空导弹射手激光射击训练模拟器。
众所周知,红缨五号防空导弹是供步兵使用的单兵肩射式防空导弹,对于低空和超低空侵入的飞行器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武器。这种武器在使用中需要射手准确地描准、截获和跟踪目标,因此,对射手的操纵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已被采用的瞄准训练装置,其目标模拟装置为灯链,无法用于判别机型和空域背景,故仿真性差;又采用实弹的红外导引头及其控制电路,使用寿命有限(导引头使用寿命仅50小时),而且弹上电路通电时电流大,使噪声加大,再加上这种装置又属间歇式工作方式,有效训练时数只占总训练时数的40%。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空导弹射手激光射击训练模拟器,以压电陀螺的角度和角速度测量及激光的准直性和防干拢性,使导弹导引头位标器寿命延长和目标仿真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空导弹射手激光射击训练模拟器包括具有发射脉冲激光的目标机,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具有发射筒、光学透镜、光敏元件、双T选频网络电路板及压电陀螺的模拟筒装导弹,其中光学透镜固定在发射筒的前端,光敏元件;固定在发射筒内的光学透镜焦距位置上,紧靠光敏元件后面固定一块双T选频网络电路板,且光敏元件信号经放大后,送双T选频网络电路的输入端,而该电路板输出端连接计算机的并行口;在发射筒后端内固定连接压电陀螺的定子,且其输出端连接计算机的A/D转换接口。上述计算机是TP86E型。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用寿命延长,可延续工作4小时以上,目标仿真性高,从而训练经费可大大缩减(仅用现有训练装置训练经费的1/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模拟筒装导弹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双T选频网络电路。
图中:1、目标机 2、模拟筒装导弹 21、发射筒 22、光学透镜 23、光敏元件(D2) 24、电路板 25、压电陀螺 3、计算机
本实施例包括目标机1、模拟筒装导弹2及由计算机3控制的三大部分。
目标机1为坐标转动装置,其转动的角度和角速度是由计算机3(TP86E型属已有技术),根据目标运动的数学模型计算后供给的。在该目标机上设置一个脉冲激光发生器和投影仪;又在投影仪前方设置一屏幕,在屏幕上产生一个目标外形的投影及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形成一光点;目标机的转动使目标外形的投影和光点随之在屏幕上运动,始终交合在一起。类似上述带脉激光发生器的目标机1(由炮兵6109厂生产)属现有技术。
模拟筒装导弹2是由发射筒21、光学透镜22、光敏元件23、双T选频网络电路板24及压电蛇螺25。
发射筒21是与实弹外形结构完全一致的圆柱筒体,其前端设有一光学透镜22,在该发射筒21内的光学透镜22焦距位置上、连接一光敏元件23,光学透镜22把上述屏幕上激光光点反射回来的光波聚焦照射在光敏元件23上(光学透镜22的视场角为1.5°),该发射筒21背在射手肩上,由射手转动发射筒21或射手转动身体,使发射筒21的导引头瞄准并跟踪目标,如图1所示。
电路板24选频采用双T选频网络标准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板24设置在发射筒21内、紧靠光敏元件23(D2)的后面,该电路板24上的电路输入端连接光敏元件23(D2),接收光敏元件23接收到的信号,经双T选频网络中选频放大和电压比较电路,以及锁相电路输出端(OUT)输入到计算机3(TP86E型)的并行口(8255)。
压电陀螺25是标准产品1YG31-4-2型,该压电陀螺25设置在发射筒21的后端内,以其外壳固定在发射筒21上,把模拟筒装导弹2背在射手肩上转动,其三维角度和角速度也输入计算机3(TT86E型)的A/D转换接口。
当压电陀螺25处于不解锁状态,只能在模拟筒装导弹的光学透镜22视场角1.5°内接收目标机1的激光光点反射信号;若压陀螺25处于解锁状态,由计算机3(TT86E型)可使模拟筒装导弹的光学透镜22在±40°范围跟踪角的仿真。
目标机1转动角度和模拟筒装导弹2上压电陀螺25测量到导弹转动角度,来确定导弹的纵轴线与屏幕上激光光点位置与射手连线之间夹角小于40°,表示捕获目标合格,若大于40°表示射手没有捕获目标,训练不合格,同时计算机3会给出相应信号予以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廊坊陆军导弹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廊坊陆军导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9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重型车辆移位器
- 下一篇:自行车折叠式凉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