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管快速装卸密封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94219039.4 | 申请日: | 199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2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春 |
| 主分类号: | F16L19/00 | 分类号: | F16L19/00;F16L21/00 |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世林 |
| 地址: | 13004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装卸 密封 接头 | ||
硬管快速装卸密封接头属于联接密封硬管路间的联接件。
现有的硬管路联接件均采用螺纹联接方式将管路联接在一起,其密封方式也主要是采用端面密封。这种联接件要求在被联接的硬管路端部和联接件管内加工螺纹,其密封方式多采用备帽加密封圈或缠麻等端面密封,其主要缺点是联接件的结构复杂,装卸不方便,密封效果差,当管内流体有冷热变化时,常因其热胀冷缩而泄漏。特别是在经常拆卸的情况下不仅极不方便,而且难以保证密封。发明人曾发明了一种“硬管快速装卸密封接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联接件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原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快速装卸,保证良好密封,无需特种工具,使用方便,应用面广的硬管快速装卸密封接头。
实现上述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它仍采用接头体,压帽,密封环组成,所不同的是接头体为带有内螺纹的管状,其内孔为阶梯通孔,在其大孔与小的交接处导角以形成锥面。压帽为带有内螺纹的管头,其端部设有内导角,即该处也形成一个锥面。压帽与接头体采用螺纹装配,密封环装在接头体的大孔内。
所说的密封环的横截面可采用O型,方型(矩型)或梯型或者几个O型环的组合等多种形式。
为了使压帽用较小的力矩旋入既可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密封环的内外缘上可开有一个或几个环槽,或只在其外缘上开槽;也可以在密封环的侧面上开有环槽。
本实用型与现有的传统的硬管密封联接件的最大区别是由现有螺纹联接端面密封方式改为管壁面联接密封,他不需要在被联接管的端部加工螺纹,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反复拆卸的情况下,采用本接头极为方便,可以快速装卸,不用专用工具,在一般情况用手旋紧压帽既可保证联紧密封效果。此外由于采用管壁面密封,在管内流体经常发生冷热变化的情况下,管路热胀冷缩不会影响密封效果。本接头可视管内流体的温度、压力、腐蚀情况选用适当的接头材料和密封环材料可适应各种场合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
图1为联接相同管径的双管接头结构示意图,当然可以为单管(如将接头体的小孔端作成暖气片出入口堵),或多管接头(如直通、隔壁直通、弯头、三通的能等),不等径管路同样适用;图2与图3为接头体1与压帽2装配后,显示密封环装在缺口处的位置,图1为压帽带有内导角,接头体的大内孔与小内孔交接处带导角的结构,图2为正常导角的结构。图2的结构以装入多个O型密封环,或带环槽的方型(矩型)密封环时最佳,图4为密封环的俯视图,图5~图14为图4的A-A截面图。图中1为接头体,2为压帽,3为密封环,4为被联接管路,当将密封环2装入接头体1的大孔时,再将压帽旋入,靠压帽端面与接头体内的台阶(小孔端面)挤压密封环的侧面,使其变形紧紧的抱住被接管壁实施联接和密封,为了用较小的扭矩(一般用手既可)达到良好的联接和密封效果,以接头体和压帽带导角、密封环上带环槽或几个O型环1略的结构为前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春,未经林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9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