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腔静脉H形分流术恒压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8459.9 | 申请日: | 1994-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7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既森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分流 术恒压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材,适用于门腔静脉高压分流手术使用。
目前医学界对门腔静脉高压分流手术,主要还是凭医生的经验来操作,分流的吻合口大小难以掌握,且在手术后口径大小易改变,使分流量相应的变得过大或过小,从而引发肝昏迷或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再出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控制门静脉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分流量的大小,使门静脉压力在手术后处于稳定状态的门腔静脉H形分流术恒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来完成的,它包括有一个圆盒及连接圆盒的导管和微型三通,其特征在于:圆盒内有半截柱状隔板和压力传递板将其内腔分隔成柱室囊和环室囊,圆盒顶部有盖与其螺丝密闭联接,柱室囊和环室囊上方的压力传递板与柱室囊、环室囊周边间隙配合,压力传递板与盖内顶之间有压力弹簧,盒底部与环室囊连通的是感压囊,与柱室囊连通的是环形控制囊,感压囊两端有缝合缘。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预期效果:该控制器可长期置于体内,应用它可以在H分流术后,使门静脉压力持续稳定在调定的压力下,并据其决定分流量的多少,使门静脉高压的病人保持在既不发生食道、胃底静脉出血,又不会发生肝性昏迷,并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多次调整门静脉的压力,从而彻底地解决了原手术方法的弊病。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在图2中,A及其箭头表示门静脉系血流;B及其箭头表示下腔静脉血流。
本实用新型有一个圆盒1和与圆盒底部连通的感压囊9和控制囊7组成,圆盒1内有半截柱状隔板和压力传递板2将其空腔分隔成柱室囊6和环室囊5,圆盒顶部有盖3与圆盒1用螺丝密封联接,柱室囊6和环室囊5内可装液体。圆盒1内柱状隔板上紧配有压力传递板2,压力传递板2与盒盖3之间有压力弹簧4,圆盒底部的环室囊5通过导管8与感压囊9连通,感压囊9两端有缝合缘10,柱室囊6通过另一导管8与环形控制囊7连通。该控制器所有与机体组织接触部分均采用与机体无排斥反应的材料,或在外表加一层无排斥反应的薄膜,如涤纶。机壳和压力传递板2采用低压不变形材料制作,导管8与盛液的环形控制囊7和感压囊9以及柱室囊6的内膜、环室囊5的内膜均为软质无弹性材料,弹簧为耐锈蚀材料,能在60-120克压力下工作。其工作原理是感压囊9套在门静脉系上沿缝合缘10缝合,可感受到门静脉系的压力变化,并通过导管8传递压力达环室囊5,当门静脉压力上升到调值以上时,引起压力传递板的上移,低于调值时则下移。使弹簧4上下伸缩变化,对柱室囊6的压力增加或减小,通过导管8使控制囊7内充液缩小内径,阻止血流通过H桥内的血流量即发生增减,以恒定门静脉内的压力,达到既不发生肝昏迷,又不发生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的出血。
在做H式分流时,先取一段直径1.2厘米的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然后将其与下腔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做端侧吻合,再将控制囊7套于H桥上,最后吻合另一侧,游离一段门静脉将感压囊9包绕,套于门静脉上沿缝合缘10缝合。此时即可拧下盖3,取出弹簧4和压力传递板2,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充满柱室囊6和环室囊5,夹闭其导管8,再通过导管8向感压囊9和控制囊7内充注生理盐水,其导管不夹闭,任其外溢,然后用导管连接柱室囊6与控制囊7,并扎紧,使之不漏液,用微型三通管连接环室囊5、导管8与感压囊9,注意在充液前先将感压囊9的导管、控制囊7的导管分别引至另外切口的皮下,微型三通的另一端连接测压管,准备测压,再用一导管顺胃右静脉(管内含肝素生理盐水抗凝)直达门静脉测定压力读数,同时测定三通另一端到下腔静脉的压力读数,并记录被以后参考,然后安装压力传递板2和弹簧4,拧上盖3,根据所要达到的门静脉压力大小拧至适度为止。使门静脉压力降为所需值,一般为原压力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调整完毕后即夹紧三通远近侧导管,用连接导管接好扎紧,再检查门静脉压力读数,高时拧松盖3,低时拧紧盖3。达到要求后即结扎胃右静脉,结束手术将该控制器圆盒留置皮下,术后如有不适,还可再次手术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红,未经刘志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8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