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车灯巡回监测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7505.0 | 申请日: | 199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2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陈景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德增电器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00 | 分类号: | B60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车灯 巡回 监测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机动车车灯巡回监测报警装置。
目前,各型汽车充满于市,仅北京地区而言,汽车拥有量超过100万之多,其中国产车占60%以上,几乎都不设有车灯检测及报警仪表,但是不容讳言,车灯损坏,使指示功能失灵,常常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快捷直观地对车灯实施监测,及时发现故障,是安全行驶的重要措施。剖析目前少量上市的“车灯与故障报警器”,其检测探头部分采用干簧继电器原理,但是,这种探头必须每路车灯配备一支,制备较麻烦,成本高,安装繁琐,而且只能在车灯运行时(在线时),方能对其监测。但是,车灯损坏有时发生在开启之前(如颠簸使灯丝震断,震动使车灯虚接),直到使用时才发觉损坏,因此对车灯施以“非在线”测量,对安全运行将大有脾益。
其次,以上上市产品,故障显示部分采用通常的发光器件指示,这对于更多路车灯的监测显示,即不直观,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明显不足及车灯配置的实际情况,而提供的新型,实用的车灯监测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是由电子开关IC1,由1/2IC2构成的闪烁振荡器及1/2IC2构成的单稳触发器,由IC3构成的二/十六进制计数器,由IC4构成的二/十进制计数器,由IC5构成的译码显示电路及IC6构成的语言报警电路组成;其中,电子开关IC1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基极回路,VT1的集电极分两路输出,一路接1/2IC2构成的闪烁振荡器,其输出端SD接三极管VT2的基极;另一路经恒定延时触发后接另1/2IC2构成的单稳触发器,该单稳触发器的输出又分两路,一路接二/十六进制计数器IC3的输入端,进行加法计数,IC3输出的BCD码通过QA、QB、QC、QD与电子开关IC1的10、11、13、14端连接,从而控制十六选一电子开关,实现对十六路车灯的巡回检测,单稳触发器1/2IC2的另一路脉冲经分压后接至双二/十进制计数器IC4,IC4输出的BCD码输入译码显示电路IC5,其输出接LED数码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车灯回路中串入一支廉价的二极管,作为每路车灯的“在线”探测元件,每路车灯又通过多路可控电子开关串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基极回路中。这样主要利用一支三极管实现了车灯的“在线”和“非在线”测量,用单管实现了对多路车灯的检测及故障判别。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及实施例。
参见图1:当车灯完好时(无论其在线或非在线)三极管VT1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H1发光,指示被检车灯正常,高电平分两路输出;一路封锁1/2IC2构成的闪烁振荡器,其输出的高电平使VT2导通,另一路经恒定延时后触发由另1/2IC2构成的单稳触发器,令其输出一个窄脉冲,该脉冲又分两支路,一路输入二/十六进制计数器IC3,进行加法计数,由其输出的BCD码控制十六选一电子开关IC1。实现对十六路车灯的巡回检测,另一路脉冲经分压输入双二/十进制计数器IC4,IC4输出的BCD代码输入译码,显示电路IC5,由其驱动LED数码管进行被测路的编码显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十六路车灯进行测量,因此,数显十位采用三极管VT5驱动,VT3、VT4构成数显15回路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德增电器设备公司,未经北京市德增电器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抢钞票
- 下一篇:组合展开式铸铁暖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