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间隙的防热纸碗无效
| 申请号: | 94217348.1 | 申请日: | 1994-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4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钦 |
| 主分类号: | A47G19/03 | 分类号: | A47G19/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雅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防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间隙的防热纸碗,尤指一种碗体周缘藉热压贴合方式固设接合的内、外碗体间,形成一中空的隔热空间,藉由内、外碗体的双层支撑构造,并配合隔热空间的隔热作用,构成一强度佳且隔热效果良好的纸碗。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饮食卫生的要求,也变得更为重视,故而衍生出各式诸如免洗碗、筷、汤匙、饭盒…等免洗餐具用品,以适用于生活步调快速且讲究饮食卫生的现今社会,而免洗碗则为其中运用最广的一种。
现今一般的免洗碗,其主要是由保丽龙、耐热塑料及纸质等三种材质构成,由保丽龙制成的免洗碗,其成本低廉而广受生产者及消费者所采用,然保丽龙废料处理困难,且盛装高温物品时容易释放出有毒物质,基于环保及健康等因素,使得保丽龙免洗碗走向逐渐式微的趋势;而由耐热性塑料制成的免洗碗,其不仅成本不低,且塑料免洗碗仍然具有废料处理困难及高温会释放有毒物质的困扰,尤其是塑料免洗碗的厚度极薄,而导致隔热效果不良,造成使用上的莫大困扰,故塑料免洗碗亦甚少为消费者所接受。
基于环保及健康等因素,废料处理容易且可回收再用,又不会释放有毒物质的纸质免洗碗,已为当今免洗碗市场的主流,目前市面上的纸碗,其外观形态及结构相当繁多,然主要皆以一层内面具耐高温PE膜的纸板折压而成;纸质免洗碗虽然具有上述的优点,然其碗体的结构仅是由一层纸板构成,其隔热效果较逊,造成盛装高温食物时容易烫手的困扰,并使碗体的结构承受强度较差,尤其是盛满汤汁时,纸碗容易变形损毁,因此在纸质免洗碗使用趋势下,实应针对现有纸碗结构的缺点加以研究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佳且具良好隔热效果的具间隙防热纸碗;其内、外碗体的周缘相对热压贴合定位,并于内、外碗体间形成一隔热空间,藉由隔热空间的隔热作用及内、外碗体的双层支撑构造,构成一隔热效果良好且结构强度佳的纸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间隙防热纸碗,其碗体是由内面具一层耐高温胶膜的纸板压折构成,纸碗是由周缘相对固设接合的内、外碗体构成,又内、外碗体间形成一具空隙的隔热空间,以便于形成一强度佳且隔热效果良好的纸碗结构。
在另一种方案中,具间隙防热纸碗的内碗体的周缘下方形成贴抵缘,又外碗体周缘形成固接缘,藉由贴抵缘与固接缘的相对固结,使内、外碗体结合成一体结构。
在又一种方案中,具间隙防热纸碗的内碗体的贴抵缘与外碗体的固接缘是藉热压其本身的PE膜而紧固贴合结合。
在再一种方案中,具间隙防热纸碗的内碗体的贴抵缘与外碗体的固接缘是藉胶合固接结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碗体是由纸板一体制成,基于纸质材料的特性,使本实用新型不会因高热而释放有毒物质,又本实用新型的纸板废料处理容易且可回收再用,符合环保及卫生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碗体间形成一隔热空间,藉由该隔热空间的隔热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不致烫手。
3.内、外碗体的框缘连设固接成一体,藉由双层支撑的结构形态,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系统分解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形态及内、外碗体的结合关系。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以说明内、外碗体的结合关系及相对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参看各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间隙防热纸碗,其主要是由周缘固设接合的内、外碗体10、20构成,并于内、外碗体10、20间形成一隔热空间14,藉由内、外碗体10、20的相对支撑,并配合隔热空间14的隔热作用,构成一结构强度佳且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热纸碗结构。
参看图1、图2所示,内碗体10是由内面具一层耐高温PE膜的纸板压折所构成,其周缘水平向外伸呈一环片状的环边,并使该环边的底面形成贴抵缘12;外碗体20亦是由内面具一层耐高温PE膜的纸板压折构成,外碗体20的底面深度较内碗体10的底面深度大,又外碗体20的周缘水平向外伸设,以便于形成环片状的固接缘22。
将内碗体10由外碗体20上方套置于外碗体20中,并藉由热压其本身PE膜结合或胶合等定位固接方式,将内碗体10的贴抵缘12与外碗体20的固接缘22固设结合,如图3所示,以便于使内、外碗体10、20形成一体的结构形态;参看图2所示,因外碗体20底面深度较内碗体10的底面深度大,故内、外碗体10、20间形成一隔热空间14,藉由该隔热空间14的隔热作用,降低内、外碗体10、20间的热传导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又因内、外碗体10、20固设接合成一体,构成一双层形态的支撑构造,以便于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钦,未经刘文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