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斯燃烧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216676.0 申请日: 1994-07-06
公开(公告)号: CN2213280Y 公开(公告)日: 1995-11-22
发明(设计)人: 蔡进琳 申请(专利权)人: 蔡进琳
主分类号: F23D14/20 分类号: F23D14/20;F23Q2/1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长安
地址: 中国***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瓦斯 燃烧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斯燃烧器。

按人类所以之为万物之灵,乃因人类得以驾驭火,也使之有别于其他动物的茹毛饮血,所以,火的使用,乃人类进化的一重要里程碑

吾人皆知,火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即以打火机为例,其因采用液态瓦斯,故在携带、储存上极为方便,因此,时至今日,打火机有其不可替代的角色扮演。

而通常的打火机,其是属间歇性的取火,如抽烟时点燃,其作动时间甚为短促,故通常均在取火时保持按压的出气状态,而当松开按压,则切断瓦斯,火焰即熄灭,此点在安全性及能源节约上颇具成效

然而,在一些须较长时间燃烧的场合,如加热熔接或焊接,一般的打火机却不适用,其原因在于常保持长时间保持按压除使手指感觉疲倦外,由于其出火部炙热难耐,亦是无法长时间使用的原因,且稍一松手,则火焰熄灭,并影响工作的进行。

坊间虽亦有工程专业用的燃烧器,唯其价格高昂,体积庞大,对非专业人员而言,欲备置该燃烧器,实无必要。

是以,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打火机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发展一能套合习知的打火机即可作为较长时间使用的燃烧器,经再三实验,终创获借助瓦斯与空气混合燃烧后,使其火焰呈喷射状,且温度可达1300℃的瓦斯燃烧器。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可配合打火机的瓦斯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瓦斯燃烧器,其包括:

一握筒,其为中空筒体,其内可容置瓦斯容器,上端具有一筒围,其一侧具有一开口的筒缺,且筒围两侧设置筒榫供中座嵌合后定位;

一打电部,其为一打电器构成,后方套合一筒塞并具有打电线,前端具有打电芯突出于出火管环口;

一点火器,其由一出火管环套合于可挠曲的出气管与管簧且其包含喷火嘴、定位环等元件构成;出气的一端连结一中继管,进而套合于瓦斯容器的出气嘴;

其特征在于:对应瓦斯容器的压板处设一压棒,该压棒套合一弹簧穿越于一压板开关的板孔,借助一E型弹片与压棒顶端的棒环卡合定位;并于握筒上套合一中座,该中座中央设平行座片,使其间形成片槽供容置其上方的打电部,且侧方设压板槽供前述压板开关滑移,底部设一中继孔供中继管穿越,进而与出气管连结,另以一上盖套合中座并锁合在其上以将打电部及点火器包覆其中,以便借助压板开关下压带动压棒下抵瓦斯容器的压板而可持续出气并供打电部点燃。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瓦斯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瓦斯燃烧器组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瓦斯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瓦斯燃烧器由一握筒1,一打电部2,一点火器3,一中座4及一上盖5组合而成。

其中,握筒1为一中空筒体,其上端部为长方形唯尺寸稍小的筒围11,且筒围11内的尺寸对应于瓦斯容器,故可将之容置于内,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瓦斯容器为使用后即弃的简单型打火机,或可因应使用后可再充填燃料的打火机(假想线所示的部分),而于筒围11一侧,具有一开口的筒缺12,以供后叙的压板开关36下扳时容置滑榫363之用,此外,为使其与中座4卡合定位,故于筒围11两侧间各设一筒榫13,且其呈横向长条状为佳。

打电部2为习知的一种,主要由一打电器21构成,其后方套合一筒塞22,并具有一打电线23且其前端具有打电芯24突出于出火管环31的近喷火嘴处,使其可借助火花触发喷火嘴所喷出的瓦斯,并进而燃烧,如图所示,打电部2借助打电器21固定于中座4上。

点火器3其主要由一习知的出火管环31套合于可挠曲的出气管32与管簧321,而出火管环31其进一步包括如喷火嘴、喷气嘴、绝缘管及定位座....等习知元件。为使其可枢接于瓦斯容器的出气嘴,故于出气管32的一端,连结一中继管33,该中继管33的一端,套合于瓦斯容器的出气嘴,且其穿越并固定于中座4。同时,为使出气得以切换,故于中继管33的另一端亦即对应于瓦斯容器的压板处,设一压棒34,且套合一弹簧35,并使其压棒34顶端穿越压板开关36后侧的板孔361,另借一E型弹片362与压棒34顶端的棒环卡合,以使压棒34、弹簧35及压板开关36互为结合,其中压板开关36呈一倒L型,其中段为较窄的滑榫363,以供其在中座4与之对应设置的压板槽45中滑移,且为使其可定位,故套合一回弯而具有挠性的压簧37,是以,压板开关30于按压定位后,即因压簧37的上簧突371向外扩张而不致滑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进琳,未经蔡进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