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笼头导尿管无效
| 申请号: | 94216542.X | 申请日: | 199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3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勤知;阎水长;刘秀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勤知;阎水长;刘秀参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笼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临床上治疗病人用的灯笼头导尿管。
导尿是治疗尿困难及尿堵塞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目前导尿一般是采用橡胶做成的导尿管和气囊导尿管,其结构形式是在导尿管一端部开一导尿口,使用时,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并用胶布固定在人体上,由于导尿管插入膀胱内呈直管状,因而在使用过程常会掉出,造成导尿失败或重新放置,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医务工作者造成麻烦,使用不方便,而且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在人体上,有少数病人会产生过敏现象,无异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直管式导尿管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直管式导尿管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灯笼头导尿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将制导尿管用的橡胶管距端头0.5cm处管壁上顺管对称开切口,并顺内在端头装一拉线,使用时,当插入膀胱后拉动管内拉线,插入膀胱内的部分经切口便呈灯笼状,尿液便自动以切口形成的出尿口经导管流出体外,达到导尿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牢靠,导尿效果好,深受患者及医务人员欢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情况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线拉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线松弛结构图。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导管1的一端0.5-1.00cm处开有长切口3,切口一般为1.5cm长,两切口之间为灯笼筋4,靠切口3的一端头封闭,切口至少有对称的两条,最好是对称切开4条1.5cm长的切缝,顺导管1在封闭的一端头上装一固定拉线2,拉线采用10号手术线,并长于导管,即从管内穿出,使用时,为便于固定拉线,导管另一头的管壁上开有一拉线穿孔5,拉线从孔内穿过,当拉线2拉紧时,插入膀胱内的头部切口部分呈灯笼状,切口处成为导尿口,故称灯笼头导尿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同普通(比如直管式)导尿管,只是在使用时,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并有尿液流出时,再将导尿管向内插入2-3cm,并将拉线拉出约0.5cm,使切口部位呈灯笼状,再轻轻向外拉导尿管,当感到有阻力时,将拉线经穿孔5穿过向上折曲,用胶布6固定在管壁上,当导尿完毕,松开拉线,导管膨大的灯笼状靠导管自身的弹性自动恢复现状,导尿管呈直管状,如图2所示,便可将导管拔出,如若再次使用,可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浸泡在消毒中待用。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导尿过程中由于膀胱内导管呈灯笼头状,故不会自动脱出,即使病人无意识牵拉,也不会脱出,而且导管膨大处和尿道内口紧密接触,不易出现漏尿现象,也不需再用胶布固定在人的皮肤上,方便护理,利于病人,经临床试用效果很好,深受患者及医护人员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勤知;阎水长;刘秀参,未经刘勤知;阎水长;刘秀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器干燥器
- 下一篇:压力数字显示的单体液压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