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鱼屠宰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16313.3 | 申请日: | 1994-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力;王树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力 |
| 主分类号: | A22C25/00 | 分类号: | A22C25/00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末洙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屠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屠宰活鱼工具。
家家都吃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吃鱼的要求已经从鲜鱼发展到活鱼。鱼在烹调前是需要屠宰和加工的,这里所说的屠宰和加工是指在不破坏鱼身整体外形的条件下,去鳞、去内脏、去鳃片等清洁工作。显然在活鱼身上做这种清洁工作要比死鱼困难得多,问题是活鱼在屠宰加工时要作挣扎,鱼体本身又都具有流线型,很难屠手固定,使得屠宰加工很难准确下手,经过较长时间的拼博也难于杜绝鱼胆破漏或误伤手指等事故发生。为了减轻屠宰时活鱼的挣扎能力,人们常用的办法有,用烈性酒将鱼灌醉,或者敲击鱼的头部使鱼至晕,或者等待半死等,这些办法都需要人们去等待和观察,这就违背了越活越好的宗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鱼固定台和一套适合于用该固定台固定的活鱼实施全部屠宰加工的专用工具,以提高屠宰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吃到更活的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台、刮鳞刀、剖腹刀及指尖刀,所说的固定台是在支架的下端连有底座,支架的上端两侧连有两片可绕各自转轴转折的夹板,夹板上装有调整螺钉及提手,每个夹板上设有一排位置走向与鱼脊椎线相近的刺针,所说的刮鳞刀刃口的两个侧面由轴线正交的两个筒形曲面构成,两个曲面交角为20~30°,其中一个曲面的轴线与刀把的轴线平行,另一个曲面的轴线与刀把轴线正交,刀具与鱼体接触的正向力面上的中点处的垂线指向手把轴线,所说的剖腹刀由刀片和刀架组成,刀架的一个侧面具有与鱼体腹面相似的曲面,在该曲面的中部纵向的开有一个与刀片厚度相应的槽隙,刀片与刀架在各自的中间部位处有铰链连接,刀片的刃部外露于槽隙,在刀片的背部一侧对应于刀片的刃部端刀架上设有调整螺钉,对应于刀片的柄部端刀架上设有弹簧,所说的指尖刀依次由指套,刀柄和刀体相连而成,刀柄的长度大于指套和刀体的常度,刀柄与刀体之间具有30~60°折角,刀体上刃口为弧线形,弧线的包容角大于120°,刀体的投影线包容在指套的投影线内。
本实用新型效果显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而且它适应当前社会需要,为人们吃到更鲜活鱼提供了条件。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
图1为活鱼固定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活鱼固定台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刮鳞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刮鳞刀俯视正向力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剖腹刀俯视图。
图7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指尖刀正视图。
图9为指尖刀侧视图。
图10为指尖刀俯视图。
如图1、2、3所示,活鱼固定台在支架2的下端连有底座1,支架的上部两侧各设有两段周围具有足够空间的截面为正方形的转轴8,夹板3的里侧两端处设有可绕转轴8转折轴套,所说的轴套是具有与正方形转轴相应空间与夹板为一体的两片弹性夹片,该两片弹性夹片中部装有调整螺栓4,沿着弧形边缘置有一排位置走向与近似鱼脊椎线,并向转轴中心弯曲的圆弧形刺针6,两个夹板上各设有一个提手5。如图1所示,本固定台从鱼脊背方向夹持鱼体,两片夹板上的两排刺针将同时从两侧刺入鱼体的脊椎部位,刺针使鱼体流线型失去意义,以此来解决固定活鱼,螺栓可调整两个弹性片之间的距离而调节夹持力的大小。当屠宰完成之后用双手提拉提手,此时在外力的作用,两弹性夹板之间距离增大,夹板绕方形轴折转,折角超过45°后,夹板在弹性力的作用将自动地转折到折角90°的位置,两片夹板伸开,夹板与支架处于同一平面。如图2所示,在支架的里侧两片夹板中间设有和鱼脊背相似沟槽的用弹性泡沫制成的靠垫7,利用靠垫的弹性力来控制和调整鱼体在固定台中的位置。本固定台的夹板、提手及刺针可用塑料制成一体,靠垫用粘接方式固定在支架上。刮鳞刀具体结构如图3、4所示,图中1、2、3、4分别是在手握持刀具时四指、手掌、母指肚和母指的部位,其中刀把5是满把握持的,只有四支手指的尖头处有一小段刀柄6,紧接着刀柄的是鱼鳞翻面的空间,即翻鳞口7,端头是与鱼体接触的正向力面8和刃口9,刃口的两个侧面由轴线正交的两个筒形曲面构成,两个曲面交角为20~30°,其中翻鳞口的轴线与刀把的轴线平行,正向力面的轴线与刀把轴线正交,图中R2的取值与鱼体横截面中的最大曲率半径接近、R1的取值需大于鱼整体的半径。通过刀把5施出的正向力垂直的指向正向力面8,通过正向力面作用于鱼体,可有力的抵制鱼的摆动,本刮鳞刀握把分左和右,将活鱼固定在固定台之后成对使用,该刮鳞刀为鱼鳞翻面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且刃口与鱼体的接触面大,可提高刮鳞速度并保证刮磷质量。剖腹刀的结构如图6、7所示,刀架1的一个侧面具有与鱼体腹面相似的曲面,在该曲面的中部纵向的开有一个与刀片厚度相应的槽隙5,在槽隙中刀片与刀架在各自中间部位处由铰链6连接,刀片的刃部外露于槽隙,在刀片的背部一侧对应于刀片的刃部端刀架上设有调整螺钉3,对应于刀片的柄部端刀架上设有弹簧4,刀体在槽隙中可绕铰链转动一定的范围,剖腹刀的进刀量用调整螺钉控制,弹簧的反向力矩使剖腹刀片保持在调整螺钉给定的位置,本剖腹刀只能剖开给定厚度的腑壁,实际上鱼体腹壁的厚度只在头部突然增大,故本剖腹刀只能一刀剖开从肛门到头部的大部分腑腔,这种开口的大小只能采用指尖刀才能顺利的清除内脏,而且能保持鱼的整体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尖刀是套在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指尖上,在鱼腹腔开口较小的条件下能抵达鱼的头部以切割的方式清除内脏的。具体结构由图8、9、10所示,由金属板材制成一体,整体刀具依次分指套1、刀柄2和刀体3,指套用以套在指尖处紧邻第一关节的位置,其截面轮廓具有与手指接近的椭圆形,但不闭合,留有调整余地,使指套套在指上时指套不能绕指转动,柄部是指套在指甲一侧的延长部分,其尺寸结构应保证指套与刀体之间的传递,同时要充分暴露指肚,使指肚能给得更全面的触感,刀刃是弧线形,目的是可以多方向进刀,刀体与刀柄之间有30~60°折角,以利于横向切割,刀体的投影线包容在指套的投影线之内,以利于伸入鱼体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力,未经王洪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浸电缆热缩型终端头
- 下一篇:篮圈挂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