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预应力张拉锚具无效
| 申请号: | 94215897.0 | 申请日: | 1994-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6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笑林;白崇智;孙尚田;赵星光;林秋;张淑蓉;李学仁;王景林;梁建宁;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机械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预应力 张拉锚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型预应力张拉锚具。主要应用于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预应力锚固装置。
在混凝土预应力张拉技术领域,人们发明和改进了许多张拉锚具,如法国在中国的注册专利CN2095243A“大直径高强度钢丝弗氏锚具”,本国CN2033414U“衬套锚具”;CN2102324U“钢铰线钢丝束预应力张拉锚具”,有着一定的实用效果。
目前在市政工程预应力结构上,对锚具的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即:锚具安装适应性强;锚具应有较小的锚口损失;较高的锚固效率;能承受较多次数的突变载荷、高频率振动。
为满足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完全能够适用市政工程中混凝土预应力张拉的新型锚具。
附图说明:
图1为张拉锚具结构图
图2为锚板零件图
图3为锚片零件图
图4为锚片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是由锚板(1)、夹片(2)、橡胶圈(3)构成。夹片(2)有三片和两片两种,为便于施工安装,夹片(2)大端开一环形槽(21),用橡胶圈(3)将夹片(2)连在一起,其中两片式夹片,每个夹片由大端至中部开有弹性槽(22)。
为减少锚口损失,内锚口(23)采用渐开线式圆弧过渡,渐开线模数值m为8-10毫米。
为提高锚固效率,承受较多次数的交变载荷,适应高频率振动,夹持部分(24)齿形结构为:齿底采用不等腰梯形,齿顶采用圆弧过渡,圆弧R为0.05-0.2毫米。
为提高锚具适应性,锚板(1)结构采用涡流槽蜂窝状,有效地避免了锚垫板不平,影响锚具稳定性的缺陷,同时此结构降低材料消耗,提高了工艺性能。
本实用新型张拉效果好,制造及施工安装方便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机械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5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