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配电线排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4215620.X | 申请日: | 199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8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雄 |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西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世静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配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线排,特别是配电线排的绝缘结构。
每一场所及其所属部分之电源是由一配电盘上的总开关及各分开关来控制的,而总开关与各分开关是以一配电线排作过渡连接,图1所示的已有技术配电排结构,包括下体座11、上座体12及两导电片13、14,下座体11中间有浅槽以装设两导电片13、14,上座体12有卡勾可盖合卡定于下座体11上,两导电片13、14间用一塑料条15使之相互隔离,相距仅约6mm。
按国家安全规定,配电线排上两导电片间必须要有适当的隔离,如未设隔离,一般使用在250伏以下的导电体间隔距离应大于19mm,而已有技术中的上述结构其两导电片13、14间仅相隔6mm,其间虽有塑料条15相隔,但因该塑料条15之宽度并未与下座体11之浅槽宽度完全相同而恰可紧密填满而是略窄于浅槽以便组装套入,故两导电片13、14的阻隔效果是有缺陷的,阻隔效果是不完善的。即其周边部位a处并未被阻隔到,而其空间距离仅6mm,这在使用安全上深堪有虑。另外,两导电片13、14向两侧凸出的,用于连接配电盘各开关之连接片131、141上端并未设有适当的绝缘而直接露于外表,故当使用开关时,稍有不慎即会有触电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配电线排结构,其目的在于:
1、使相异的导电片具有严密的隔离效果,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2、使连接片上端有适当的绝缘效果而能避免在使用开关时有不慎触电的危险;
3、可按配电线排的需要在长度方向任意进行连接组装,对使用者极方便。
本实用新型由上下座体盖合,其内部有所需的导电片组成,其特征在于:
1、座体内部有适当高度的空间,各导电片是以相距适当高度并列置于一座体内,一导电片是由长导体及其在长度方向以适当的间距由中间以水平方式向两侧凸伸至座体外的连接片组成,其它导电片亦在适当的间距有向两侧并折向上再向两侧水平凸伸至座外的连接片组成,上下并列时有适当高度分离。在座体内的两侧有多处隔片,以分别隔开中间导电片与其它导电片的向上延伸部分,使导电片间有安全的隔离效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各连接片的上端分别设有挡片,挡片上开有能伸进螺丝刀的孔,使之在连接配电盘开关或使用开关时人不会碰触连接片而触电。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各导电片或连接片间绝缘性好,完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与配电盘开关相接或使用开关时,人不会碰到任何连接片,完全没有触电之虑。
下面按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配电线排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已有技术配电线排内部顶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半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横向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立体分解图
根据实施例说明附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图,由下座体20、第一导电片30、第二导电片40及上座体50组成,下座体20的两侧壁21具有适当高度,两侧壁上端有凹卡22,在适当位置有螺孔23、24,底部亦有螺孔25。第一导电片30呈直线延伸,每隔50mm左右向两侧有水平凸伸的连接片31,第一导电片30是置于下座体20上端,连接片31分别卡入凹卡22中并向左右伸出,并以螺丝拧入在螺孔24处加强固定。
第二导电片40呈直线延伸,每隔50mm左右设有垂直片41,向上延伸适当高度再向两侧设置成水平连接片42,它安置于下座体20的底面,其连接片42正卡在下座体20上端的凹卡22并伸出,与第一导电片的连接片31成间隔设置,另以螺丝锁入螺孔25以加固。
上座体50与下座体20盖合后,其整体高度与配电盘的各分关62(一种轨道式开关)或总开关一样高。前后端两侧有穿孔51,供螺丝穿过上座体50与下座体20锁定,上座体50的下端有隔片52,正对应于第二导电片40向上延伸的垂直片41,使第一、二导电片30、40较接近处完全阻隔,另外,其上端两侧向外凸伸对应于第一、二导电片30、40之连接片31、42间设有挡片53,挡片上有开孔5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雄,未经陈建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5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钉钮扣
- 下一篇:复合式纯铜蒸汽激光泵浦染料激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