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余热利用暖风机无效
申请号: | 94214384.1 | 申请日: | 199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宏大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兆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余热 利用 暖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余热利用暖风机。
目前,公知的各类车辆余热利用暖风机种类繁多,如中国专利CN89200290.5号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排气余热采暖器,其虽然利用了余热,但使用时还需接消声器,因此结构较为复杂。近其中国专利CN90207637.X又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燃机排气处理装置,其集排气、采暖、消声、净化为一体,它包括热交换器及消声器、其中消声器设在热交换器烟气排放口一端,其筒体与热交换器外壁固定连接,在消声器内进、排气管均为带侧壁小孔且孔径为2.5~3.3毫米的消声等孔管,而在消声器进气管之间设有蜂窝状净化剂,该净化剂的活性成份可以是稀土净化剂。由于该热交换器为立式结构,而且消声器部分结构复杂,因此工艺复杂,造价高,因此影响其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具备消声和取暖功能且效果较好,容易制造,成本低的汽车余热利用暖风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汽车余热利用暖风机,包括壳体及消声部分和散热部分,其中壳体是由上环形罩、散热器前罩和后罩、以及底罩及固定支架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所说的消声部分由对称设置在壳体两端散热器部分的散热器封头内的消声管及消声管上均匀设置的消声孔构成,其中一端的消声管与发动机的尾气管连通,另一端则与大气相通,所说的散热部分由对称设置在壳体内两端的散热器封头和广板、广板上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排管及其外周的散热绕片、设置在散热器前罩上的矩形网状散热孔、以及设置在散热器后罩上的风机装置构成,其中,散热排管可以是两组或三组交替叠排,两组的情况主要用于吉普、面包车。三组的情况主要用于大客车,其中间一组的散热排管纵向一层一层的均匀排列,相应两边各组的每个散热排管恰好沿中间一组每两个散热排管的对称中心线也是一层一层的均匀排列,风机装置是由中心设置的电动机及电机支架、电动机两端轴上对称设置并通过锁定螺母和锥面锁定螺栓安装的风轮、风轮罩及底座构成,同时在风机装置和散热器后罩之间设置隔热垫。由于风机装置是对称设置在散热器后罩上预先制出的两个吹风口上的,而散热器前罩上也设有对称的两个矩形网状散热孔,因此,当客车尾气管排出的废气进入其中一端的消声管,经过消声并进入散热器封头内,然后进入广板上的各个散热排管内,加热散热排管及其上的散热绕片,这样间接加热由风机装置通过吹风口吹进散热排管外面的空气,经过充分热交换后,被加热的的空气通过矩形网状散热孔被风机装置强制吹出进入客车车箱供乘客取暖用,而废气经过散热排管内进行热交换后温度降低并通过另一端的消声管排入大气中。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充分利用车内的有效空间,不受位置的限制,它可在安装在座位下面,也可以安装在车门上方,且安装和维修方便,热效率较高等特点,经测试表明,在发动机发动10分钟后,暖风机吹出的热风可达40℃左右,它既不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同时也不受车速的限制,当客车运行时,通常暖风机吹出的热风可达70℃左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图中:1散热器封头、2散热绕片、3散热排管、4矩形网状散热孔、5螺钉、6散热器前罩、7废气进气口、8排气口、9底罩及固定架、10电机支架、11散热器后罩、12广板(安装散热排管的广板)、13锥面锁定螺栓、14锁定螺母、15风轮、16电动机、17风轮罩、18底座、19隔热垫、20上环形罩、21固定支架、22消声管、23消声孔。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余热利用暖风机,包括壳体及消声部分和散热部分,其中壳体是由上环形罩20、散热器前罩6和后罩11、以及底罩9及固定支架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所说的消声部分由对称设置在壳体两端散热器部分的散热封头1内的消声管22及消声管22上均匀设置的消声孔23构成,其中一端的消声管22与发动机的尾气管连通,另一端则与大气相通,所说的散热部分由对称设置在壳体内两端的散热器封头1和广板12、广板12上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排管3及其外周的散热绕片2、设置在散热器前罩6上的矩形网状散热孔4、以及设置在散热器后罩11上的风机装置构成,其中,散热排管3可以是二组或三组交替叠排,对两组的情况,主要用于吉普、面包车等。对于三组的情况,主要用于大客车,其中间一组的散热排管3纵向一层一层的均匀排列,相应两边各组的每个散热排管3恰好沿中间一组每两个散热排管3的对称中心线也是一层一层的均匀排列,风机装置是由中心设置的电动机16及电机支架10、电动机16两端轴上对称设置并通过锁定螺母4和锥面锁定螺栓13安装的风轮15、风轮罩17及底座18构成,同时在风机装置和散热器后罩11之间设置隔热垫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宏大,未经王宏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4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