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耕作运输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13014.6 | 申请日: | 1994-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崔占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占营 |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B62D61/06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6753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耕作 运输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农田耕作及运输用的农用耕作运输机。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用小型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在农村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价格较高,一般农户难以购买,因而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农村田间一般道路较窄,特别是在山区,拖接机、三轮车行驶很不方便,甚而根本就不能通行,影响生产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农村的实际需要,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农用耕作运输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现有摩托车的结构形式及越野能力强的特点,将适合于农业上应用的小型农机的传递形式,也就是说采用类似二轮摩托车的主体结构,在车架上装上适于农业耕作运输用的变速器总成,采用前后轮双驱动,车架尾部装牵引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新颖,行驶灵活方便,集小型拖拉机、三轮车及摩托车之优点,广泛应用于农村、山区,由于造价低,很有利于推广应用,为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传动结构图。
由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前后车轮14、19、发动机8、变速器总成1、车架15、前后减震器13、20、车把9、车灯10、传动链条4、车座7、前叉12、离合器踏板16、传动带3组成,前车轮14采用4.00-8橡胶轮胎,后车轮19采用5.00-12橡胶轮胎,前车轮14经前减震器13装在前叉12上,后车轮19经后减震器20装在车架15的后部,并由活动连接杆18同车架15下部连接在一起,车架下部装支架17,前叉12上装有前叉柱11,支架15前端装有车灯10,前叉12上部有转向车把9,前叉柱11上装有前驱动园锥齿轮24、26,变速器总成1装在车架15后部牵引板21上方,变速器总成外壳(变速箱壳)外部装有变速器皮带轮2,皮带轮2上装有三角皮带3,经皮带3同发动机曲轴上的飞轮6连动,变速器总成上的前驱动链轮31上装有前驱动传动链条4,链条4经前驱动链轮22由链条同前驱动园锥齿轮23相连动,齿轮23同齿轮24相啮合,牵引板21由牵引栓5装在车架后部。车架15上部的车座7旁装有发动机8,离合器踏板16装在车架15前下部,以便于驾驶人员脚踏方便。
由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结构是,变速器总成1内共装有五个变速传动轴,一轴上装有1、4倒挡滑动齿轮36及2、3、5、6挡滑动齿轮37,并由变速器总成外部的离合器皮带轮2带动,滑动齿轮36同变速器总成内的倒挡轴上的倒挡齿轮35属滑动啮合,二轴上装有1、4倒档齿轮38,3、6挡齿轮39,1、2、3、5挡齿轮40,三轴上装有三轴付变速滑动齿轮41、三轴常接触齿轮42,齿轮42同四轴上的减速齿轮43相啮合,减速齿轮43的同轴箱体外装有后驱动链轮32,经后驱动链条34同后驱动链轮33相连动,从而驱动后轮19转动,后驱动链轮32同前驱动链轮31属非常接啮合,链轮31经链条4同前驱动链轮22连动,链轮22同前驱动园锥齿轮23连动,齿轮23同前叉柱11上的齿轮24相啮合,并同装在前叉柱11上的齿轮26连动,齿轮26同前驱动园锥齿轮27相啮合,齿轮27同前驱动链轮25装在同一转轴上,链轮25经前驱动链条44同前驱动链轮30相连动,从而可驱动前轮14转动,两轮间配装有张紧链轮28、29,发动机8的曲轴上装有发动机飞轮6,并经三角皮带3同变速器总成上的皮带轮2相连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的情况是,正常行驶时,经变速器总成1的齿轮43的四轴输出端的动力经链轮32、链条34传给后轮上的链轮33,(链轮33与后轮系紧固连接)带动后轮19转动,而驱动车辆行驶。
田间作业或需前轮参于驱动时(一般在泥泞或陡坡,车打滑时即仅限于1、2档和倒档使用)操纵安装于链轮31和链轮30两轮外测的单向推力轴承(或分离轴承)使分别与链轮32及前轮盘结合,此时动力传递,除后轮仍经链条34由链轮32处获得动力外,一部分动力则由链轮31经链条4→链轮22→园锥齿轮23→齿轮24→齿轮26→齿轮27→齿轮25经链条44和链轮28、链轮29至链轮30而驱动前轮14转动。
需要指出的是,前轮转向时,齿轮27以齿轮26为支点偏转一个角度,构成差动轮系的传动方式(指前轮介入驱动时),有可能影响动力传递,但实际上手动转向使齿轮27形成的轴线转速极低,且左右偏转角度不大于±45度,再则,前驱动工况时,车速较低,此时变速器输出转速在100转/分左右,故齿轮27、26在此工况下啮合位置的缓慢和有限度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对动力的有效传递无大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占营,未经崔占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3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