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2896.6 | 申请日: | 199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7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7 |
发明(设计)人: | 顾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俊仁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40 北京市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提升工具范畴。
辐照装置所涉及的放射源一般是存储在深井的水下,当辐射加工时,必须将装载放射源的源架按要求的高度提升到位,加工终了又能降落至井底。这种随时升降的机构称之为辐射源的升降装置。
升降装置通常采用卷扬机构,它是由电动机驱动一个卷筒再通过一端固定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带动源架作上下运动,并以行程开关来控制源的位置。但是,由于卷扬机产生的升降动作是靠电动机的正反转,所以,一旦升源后如电网突然停电,电动机就无法反转,要求自动降源就成为问题;其次卷扬机构是非定行程的升降机构,一旦行程控制失效,造成升源无限超行程;偶尔还能出现降源后不停机,卷扬机继续转动钢丝绳又把源架升上来,这些都会造成事故。
针对卷扬机构用于源的升降装置中的诸多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设计出一种停电能自动降源,升降源均能限定最大行程,调速方便,传动平稳,升降源能远距离显示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述及的升降装置,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气液转换器控制液压油的流速来实现平稳操纵气缸的升降运动。该装置遇到停电时,靠电磁阀失电气路被自动切换后稳压罐中的压缩空气推动气缸而实现自动降源。同时气缸又是一种定行程的升降器,避免了超越位之险。按照上述构思设计的停电自动降源的升降装置,包括气源单元[1],气液转换器[3],气缸[6],滑轮组[9]及源架[12],其特征是:停电自动降源升降装置由气液转换器[3]和气缸[6]组成,所说的气液转换器[3]的一端接单电控二位五通电磁阀[2],另一端与节流调节阀[4]和常开的单电控二位二通电磁阀[5]相串通;所说的气缸[6]一端与电磁阀[5]相接,另一端设单向节流阀[7]再接至电磁阀[2],气缸[6]的活塞杆[8]上有动滑轮组[9]和直行程传感器[11],动滑轮组[9]的两轴端置平衡重[10]。
现通过附图1《升降装置》来进一步说明。
从图1可见,气源单元[1]从稳压罐所提供的0.5~0.7MPa的气体动力为装置提供能源,当电磁阀[2]得电,而电磁阀[5]不得电时,气缸[6]的活塞杆[8]下降,液压油经常开的电磁阀[5]和节流阀[4]进入气液转换器[3],这时[3]中的液位上升由另端排气。靠调节节流阀[4]的流量,可实现液压型的平稳调速。当气缸[6]经动滑轮组[9]的滑轮付将源架[12]提升到设定位置时,靠行程开关的指令电磁阀[5]得电,切断油路而闭锁。从而完成升源操作。
停电自动降源(含正常操作降源)是由于电磁阀[2]和电磁阀[5]均失电,稳压罐的气体压力进入气液转换器[3]的上部,推动液压油经节流阀[4]和电磁阀[5]入气缸[6]的下部而推动活塞杆[8]上升,上部的气体经单向节流阀[7]和电磁阀[2]而排气,完成自动降源的动作。
升降源的远距离指示,是靠气缸活塞杆[8]上下移动时带动直行程传感器[11],把位移信号送达控制室的显示仪表来实现的。
气缸[6]的活塞杆[8]上装置动滑轮组[9],与定滑轮组组成增力滑轮时,以扩大升源的行程。为了平衡源架[12]的重量,在动滑轮组[9]心轴的两侧配置平衡重[10]。
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实施的特点,所有的气动元件均为标准件,按图1所示完成接线即可实现。所以一般机械加工厂购置气动元件即能实施。
具有停电自动降源功能的升降装置与现有卷扬机构等相比有以下优点:
(1)将气压传动的简单性与液压传动的平稳性融为一体,收到了液压调速方便和升源操作平稳的双重效应;
(2)保证了停电时能自动降源,提高安全可靠性;
(3)气缸升降源是一种定行程传动,避免了卷扬机构可能造成超越上下极限位置的危险性;
(4)升降源过程远距离指示更为直接,转换的环节少,指示正确度高;
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具有停电自动降源功能的升降装置,适用于一切水井储存放射源的场合,为辐射加工业提供一种新的装置,也可用于其它要求升降机构升降动作平稳、安全可靠的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俊仁,未经顾俊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