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锤式地震自动阀无效
| 申请号: | 94212009.4 | 申请日: | 1994-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3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邱垂奭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垂奭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陈永秀 |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锤式 地震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断流体的悬锤式安全阀。
埋设于地下或墙壁内的管道(例如油管、瓦斯管等),若遇到地震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强力震动,则可能发生折断,破裂,以致其内的油料,瓦斯等流出外泄,引发灾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遇地震或其它强力震动时保护管道内流体不外泄的管道自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是在阀体内设置一摆锤,摆锤上端与一阀棒底端相顶靠,可在发生超过阀体预定的承受力时,就使摆锤因摆动而脱离阀棒,使阀棒被其上方的弹簧顶压而遮覆住阀座的通道,形成闭塞状态,从而达到阻止流体通过阀体外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摆锤、阀座、阀棒、调压螺旋、阀盖和保护盖。其中阀体为一中空管体,设有进、出口,管体内设一摆动架板,该摆动架板外围设有环绕的贯通孔,中央处设一球形孔,摆锤以其球体嵌套于该球形孔内,上方以一中央同为球形孔的定位片将球体封合定位,使球体可在二球形孔形成的圆形孔内作转动。摆锤的杆体下方设一悬锤,使摆锤可在受外力震动下由悬锤带动而摆动。摆动架板上方设有阀座环,阀座螺固于阀座环上侧,阀座的中央设有阀棒孔,阀棒孔外环开设有贯通孔。另在阀棒的棒体下方设一环状的阀面,阀面下方的棒体由阀座中央的阀棒孔穿过,且其底端与摆锤的杆体上端头相抵靠,使阀体由进口至出口为一畅通的通道,并在阀面上的棒体套设一弹簧,调压螺旋套覆于该弹簧的外周。阀盖中央设有调压孔,该调压孔下部设有螺纹,且螺套于调压螺旋外周面下侧的螺纹处,使二者结合为一体,阀盖螺固于阀体上端面,阀棒的棒体上端由调压螺旋的中孔伸出于阀盖上侧面,保护盖螺固于阀盖上端面,以保证阀盖的密封。
摆锤的杆体可为方体,该方体可铆设于一槽块中,该槽块以二侧的轴体嵌卡于摆动架板中央的槽孔处,使摆锤仍能因受外力而摆动。
调压螺旋为一底部呈开口状且上小下大二段式直径的管体,在下侧较大直径环周设螺纹,而上方较小直径环面中央设一中孔,中孔开口处设一“O”形环,并于外环缘设有固定用螺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阀体内架板上的球形孔套设一中间为球体的摆锤,并以一具弧孔的定位片将摆锤定位,且摆锤的摆动杆上端头与一阀棒底端相抵靠。当发生地震或其它强烈震动或倾倒,其震动力大于阀体预定的承受力时,摆锤摆动而与阀棒脱离,阀棒即向下落,并以其阀面遮覆于阀座上,使通孔形成闭塞状态,其密封性良好,阻止流体由阀体外泄,安全可靠。而事后欲使管道恢复畅通时,仅需拆下保护盖,然后以勾状物或其它工具勾住阀棒上端的圆孔处将阀棒向上拉,使其棒体下端再与摆锤的杆体上端相抵靠,即能使阀体恢复为畅通的状态以供正常使用。同时利用调压螺旋的设置,经旋转一定角度来改变其所能承受的震动力,或是更换弹簧及悬锤,或改变摆锤和阀棒的接触面形状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震动处于关闭状态剖面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方柱形摆锤杆体的实施例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摆锤(2)、阀座(3)、阀棒(4)、调压螺旋(5)、阀盖(6)和保护盖(7)等组成。其中阀体为一中空管体,于上端一侧面设进口(11),底端为出口(12),并于进出口(11,12)的管道设内螺纹,供与管道螺设之用。在进口稍下方处设一阀座环(13),其内缘处设置O形环(131),外围设螺孔(132),并在阀座环下方适当处设一摆动架板(14)。摆动架板周面外围钻设有数个贯通孔(141),而中央则设一上大下小的球形孔(142),并在球形孔外周设有固定用的螺孔(143),以螺丝(151)螺固一定位片(15),该定位片中央也具有一上小下大球形孔(152),以便二球形孔(142)(152)合而为一完整的圆形孔,同时在阀体(1)上端的环面也设以数个螺孔(16)。
在摆锤(2)的杆体(21)较上方设一凸出的球体(22),而杆体下方则螺设一悬锤(23)。
阀座(3)为一圆环体,在中央处设一阀棒孔(31),阀棒孔外缘设有数个通孔(32),而通孔外围设置一O形环(33),并在最外缘处设数个螺孔(34)。
在阀棒(4)的棒体(41)较下方处设一阀面(42),而在近棒体上端头处钻设一横向的圆孔(43),且在阀面上方设一弹簧(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垂奭,未经邱垂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