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土永磁起重吊具无效
| 申请号: | 94211962.2 | 申请日: | 1994-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虞才;卢永铭;殷福祥;方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殷福祥 |
| 主分类号: | B66C1/04 | 分类号: | B66C1/04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水俤 |
| 地址: | 1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永磁 起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传递提升力,与起重机的升降机构连接的磁性起重吊具,具体说是一种稀土永磁起重吊具。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磁性起重吊具归纳起来有两类:一类是电磁起重吊具,另一类是永磁起重吊具。这两类磁性起重吊具各有优缺点,电磁起重吊具虽然吸物和卸物操作方便,但需不间断连续供电方能使用,而且起重量越大耗电量也越大;为了防止意外断电发生安全事故,还必须配置价格昂贵的充电电源;除此之外还存在吸重比小等缺点。永磁起重吊具虽然省电,但在卸掉吸物时必须施加外力才能释放重物,尤其是铁氧体和铝镍钴永磁起重磁铁,不但起重量较小,而且在卸重和吸重两种状态下磁场强度变化不大,因易吸带大量铁屑致使其吸重物不牢而出现安全问题。现在还有平移式或转动式稀土永磁起重电磁铁,是采用永磁两个磁路系统的串联和短路的操作方式来达到吸放重物的目的,这种结构起重电磁铁虽然具有永磁利用率高,吸重比大,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但要实现磁路系统的平移或转动则必须配置相应的驱动装置,这又使吊具的体积和电耗增加,操作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电,吸重比大,造价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稀土永磁起重吊具。
本实用新型是在电磁起重吊具结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的,即在电磁起重吊具中增设一环形稀土永磁体,并将电磁起重吊具的线圈的输入端与一直流高压脉冲电源连接,利用直流脉冲原理和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磁路设计,以脉冲的瞬间正向充电来吸起重物,反向充电来释放重物,吸吊重物在运行过程中无需连续供电。具体说,一种稀土永磁起重吊具,它包括圆筒形外壳,与外壳上端连接的压盖,压盖中央设有螺杆螺纹连接的吊环,外壳内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圆柱形磁轭和包围在磁轭外的脉冲线圈,磁轭的上端与压盖连接,脉冲线圈的框架上、下端分别设有减震环,其中压盖为磁屏蔽压盖,在磁轭外,脉冲线圈的上方还设有环形稀土永磁体,永磁体的磁极为轴向分布,在磁轭下侧与外壳底部之间设有磁隔离环,在磁轭顶部中央与吊环螺杆的底端间设有磁隔离垫,脉冲线圈的输入端与直流高压脉冲电源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直流高压脉冲电源对脉冲线圈瞬间正向充电,产生与稀土永磁体磁场方向相同的脉冲磁场,该脉冲磁场与稀土永磁体磁场相迭加,使磁轭中磁通增加,增大吊具吸力,吸起重物;直流高压脉冲电源对脉冲线圈以瞬间反向充电,便产生与稀土永磁体磁场方向相反的脉冲磁场,该脉冲磁场与稀土永磁体磁场相抵消,使磁轭中的磁通大大减弱,吊具吸力急剧下降,释放重物,而且吸吊和释放功能键采用安全联锁装置,使吸吊和释放操作安全可靠。采用直流脉冲控制吊具的吸吊和释放重物的磁路设计中,瞬时供电,连续使用,不必像电磁吊具那样要不间断连续供电和配置安全备用电源,本吊具使用时节电率达90%以上,不仅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而且降低了造价。本吊具稀土利用率很高,吸重比也很大,其稀土利用率为200~400,吸重比为16~40。单位面积最大吸力为4.72kg/cm2,单位面积额定吸力为1.62kg/cm2,稀土永磁体可反复充磁,去磁,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以上。综上所述本吊具既保留了电磁起重吊具和铁氧体永磁起重吊具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存在的缺点,使其成为这两类磁性起重吊具的更新换代的新型起重吊具。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 为稀土永磁起重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直流高压脉冲电源工作原理框图;
图3 为本吊具使用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稀土永磁起重吊具,它包括圆筒形碳钢外壳3,与外壳3上端连接的屏蔽压盖2,压盖2通过螺栓10与外壳3连接,压盖2的中央设有吊环1,吊环1底部设有螺杆与压盖2中央的螺纹孔连接,外壳3内设有与外壳3同轴布置的圆柱形软铁磁轭6和包围在磁轭6外的脉冲线圈5,磁轭6上端由螺栓11固定在屏蔽压盖2的底面,在脉冲线圈5框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橡胶减震环8,在磁轭6外还设有环形钕铁硼永磁体4,它位于脉冲线圈5的上减震环8上,永磁体4的磁极为轴向分布,在磁轭6的下侧与外壳3底部之间设有磁隔离环7,在磁轭6的顶部中央与吊环1螺杆底端间设有磁隔离垫9,脉冲线圈5的输入端与一直流高压脉冲电源连接。上述部件中压盖2、磁隔离环7和磁隔离垫9均为非导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殷福祥,未经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殷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1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