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筒式直流蒸发罐无效
申请号: | 94211947.9 | 申请日: | 199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0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平 |
主分类号: | C13G1/00 | 分类号: | C13G1/00 |
代理公司: | 轻工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小勇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式 直流 蒸发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糖工业中的蒸发罐。
现有技术领域中多采用通用式蒸发罐或外循环式蒸发罐,前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生产中易于控制,操作稳定,适应性强,除垢和维修也较方便,但罐内中心设有直径较大的降液管,使得其加热面的布置不够紧凑并且糖汁在罐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回流循环,设备传热系数较低;后种是在前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相对紧凑,传热系数提高,但仍存在着前种装置的某些不足。中国专利90205387·6提出了一种有隔室蒸发罐,即对蒸发罐底封头,降液管和上管板上方蒸发室全部隔成若干个相应的隔室,蒸发室不全部隔开,只隔开糖汁,不隔开汁汽(以克服现有蒸发罐糖汁回混程度大、停留时间长、传热效率低、积垢快等缺点)。国外现也有使用直流式蒸发罐的,如:丹麦开发了一种直流式蒸发罐,在这种蒸发罐中,用较高压力的泵将糖汁泵入汁汽室中,糖汁先向下以较高的速度通过数目有限的管子,然后,糖汁进入加热室管子数目较多的第二部分,并在此自由地沸腾。由于糖汁在管子中通过的速度较高,强化了传热。
可以看出开发具有使糖汁停留时间短、传热系数高的蒸发罐已成为当今的重大技术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蒸发罐,即蒸发强度高,传热系数大,积垢生成速率小,避免糖汁回混,糖汁停留时间短,操作维修简便的内筒式蒸发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在蒸发罐内部的蒸发室里置一无上下底的内筒,内筒座落在上管板上,采用榫接(mortige joint)的方式和螺丝固定的方式将内筒固定在上管板上,内筒上部用几根钢条焊接以加固筒的形状,并在内筒外侧采用钢条和螺丝固定方法与蒸发罐的内壁连接固定。这样,稳固装置的内筒就将蒸发室上管板上的部分空间分隔成两个部分。内筒的高度一般以蒸发糖汁正常沸腾液位为基准进行尺寸设计,其大小可视蒸发罐的大小。内筒截面形状可为圆形、多边形等形状,根据进出汁蒸发工艺要求而定。在蒸发罐的下管板与底部封盖之间,也置一与蒸发室内筒对应的内筒。该筒用加固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盖上,该筒与下管板的连接采用榫对接的方式,外循环管(数量两根以上)从蒸发室罐壁边缘导流槽处引出至底盖与下管板间的内筒中的糖汁室,将中央降液管的尺寸作适当调整(也可在缩小中央降液管后的空隙处补上一些加热管),并从底盖直接导出,作为糖汁的出汁冂。从在底部封盖与下管板之间被内筒分隔开的两部分空间里,分别引出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蒸发强度高,传热系数大。
2.积垢生成速率小。
3.糖汁流速快,糖汁在罐内停留时间短。
4.糖汁无回混循环现象。
5.糖汁在蒸发室内沸腾状态良好。
6.糖汁中糖的分子的破坏率小。
7.生产操作控制方便。
8.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9.维修、管理方便。
10.加热面布置紧凑。
11.有利于配合实施新的高效蒸发热力方案。
12.特别适合应用在大型设备上。
附图1 为以中央降液管作为蒸发糖汁排出冂的内筒式直流蒸发罐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A-A剖视图;
附图3为蒸发罐内置二内筒分别与上下管板连接方式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平,未经陈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1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闪光鱼漂
- 下一篇:改良硬爪与中仁结构的油压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