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流速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94209256.2 | 申请日: | 199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9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方青;黄胜初;黄松涛;方曲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青;黄胜初 |
主分类号: | G01F1/37 | 分类号: | G01F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流速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装置。
现有流速测量装置中,传统的皮托管流速测量仪精度差,响应速度慢,重复性不好;激光、雷达多普勒流速计体积过大,价格昂贵;螺旋桨测速仪易受水中杂物的影响,稳定性也较差;而热丝法测速仅适于低速和实验室应用。从WO91/03739号专利文件中阐述的“管道和隧道流速测量仪”看,它也是利用差压原理测量的,它用2个盘形元件和一个附加的压力管作为传感器的感受元件,使该流速仪结构过于复杂,量值不稳定。此外,目前使用的测速仪大多为指计式和刻度式,不便于储存信息和进行数据处理,很不适应化工、医药、航运、水文观测、流体力学实验、流量测量、水上体育运动项目的急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一般流速仪存在的诸多不足,利用现代高科技提供的小型和微型半导体压阻元件,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半导体流速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装置,由传感器1、支管2、单片机4等组成,其流速传感器1为压阻式半导体差压传感器,传感器1和单片机4之间用电缆3相连接,单片机4中IC2信号放大电路直联到IC3模数(A/0)转换电路,IC3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的驱动芯片和打印机驱动电路相连。也可按需要安装智能控制输入、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中电缆3为屏蔽电缆。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流速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单片机方框图:5为传感器输入接口,6为信号放大电路,7为
模数(A/D)转换电路,3为显示和打印电路
图4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参照附图,流速传感器1为压阻式半导体差压传感器,它以单晶硅为基体,在特定晶面,用集成电路工艺技术扩散四个等值应变电阻组成惠斯登电桥(即图2中4个R组成的电桥),当流体(液体、气体均可)静止时,传感器1不受动压作用,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传感器输出电压V0为零:当流体运动时,传感器1在流速方向就感受到一个动压作用,使得一对桥臂电阻变大为(R+ΔR),另一对变小为(R-ΔR),电桥失去平衡,传感器输出电压就为一个不为零的V0。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和伯努利方程,流体的动压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只要对传感器1输出的信号V0(即流体的动压参量)进行检测,就可准确地测出流体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体的检测过程是这样的:单片机4开机后,通过电缆3供给传感器1一个电压Vg,传感器1处于工作状态,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传感器1的输出V0为零,单片机4的显示屏上流速的读数也为零:当流体流动时,这时传感器1上就输出一个不为零的电压V0,V0经过电缆3传输至单片机4,按图3方框图所示,经过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流速的数值读数。
图4中,CPU(80C31)为中央处理机,RAM(62256)为随机存取存储器。IC1、C2、组成负电压转换电路。IC为CMOS电压转换芯片,当C1=C2=C时,电路输出阳抗由而定。这里f=5KHZ。因此,输出阳抗由C值唯一确定。该电路用于为运放IC2(7650)提供负电源,还经R10、R11到A/D器件IC3(7109)的INLO引脚作为模拟信号低端输入。
IC2为斩波稳零运算放大器,该芯片含主放大器A1和校零放大器A2、C3和C1为存贮电容。在内部时钟控制下,采样和校零不断交替进行,C3和C4各自存放A2的信号输出电压和误差电压,分别送给主放大器A1、和校零放大器A2的校零输入端,使失调电压及温漂极小,共模抑制比很大,达到有效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目的。该电路为同相放大电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a1连接,传感器地与a3连接,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出到IC3的模拟信号高端输入INHI。
IC3为双积分式A/D转换芯片,将IC3的MODE脚接地,使其工作于直接输出工作方式。将RUN/HOLD接+5V,这样IC3可进行连续转换,将STATUS线与CPU芯片的INTO相连,每完成一次转换便向CPU发送一次中断请求信号,并通过IC4芯片Y6、Y7脚输入IC3的HBEN、LBEN脚,作输出的输助选通信号。IC3将传感器1输入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经80C31处理后,通过B1B2B3B4送入液晶显示的驱动芯片,完成液晶显示。存贮器RAM与CPU的总线口相连,完成数据存储功能。
图4中,IC4(138)为译码芯片,OSC为石英晶振,C6、R13分别为集成电容和集成电阻,C8为参考电容,电位器R7用于调节参考电压,电位器R12用于零点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青;黄胜初,未经方青;黄胜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9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