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苗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08275.3 | 申请日: | 1994-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5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涛 |
| 主分类号: | A01B39/12 | 分类号: | A01B3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国权 |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苗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单人手工操作的膜内条播手推轮式放苗机。
棉花种植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落地棉,是在田间播种棉花的方法。这种方法播种简单,但是土壤保墒力差,苗间杂草多。播种期间如遇雨后天晴日晒会有土壤表面板结,使大量棉种长不出地面而死掉。这种方法播种棉花产量低。
第二种:薄膜外点播,是在田间铺好薄膜后,紧接着在薄膜上打眼点播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薄膜内杂草因日照膜内高温而烤死,但土壤保墒力差,如遇雨后晴天,点播处同样会出现土壤板结,致使棉芽长不出土面导致死掉的问题。
第三种:薄膜内条播,是在田间条播后紧接着复盖薄膜的方法。其特点是种子发芽前土壤保墒好,不存在发芽前土壤板结的问题,出苗率高。缺点是从薄膜中向外放苗难。如果发芽后不及时使幼苗放出薄膜,由于日晒后薄膜内温度高,会将幼苗烧死。
目前,对薄膜内条播的棉花放苗的办法比较原始,在一个小木棍前端安一个铁钩,根据苗的间距,将薄膜钩破进行放苗。这种方法开的膜孔大小不匀,小了苗出不来,大了易长出大量苗根草。也有在木棍前端安两个并排小铁钩的,但容易将棉苗嫩头碰掉,而且劳动强度仍然很大,工作效率极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苗机,操作时只需按薄膜内棉苗生长苗线向前推进,便可按一定的苗间距离放苗。如果有的部位尚未出苗,可以挂空档,使工作刀不工作,暂停放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放苗机包括把手16、把杆29、两个外轮1、刀架圈2及挡位把手17、挡位连杆18、挡位拉板5。主轴6中间垂直焊有工作刀压轮9,主轴6两端固连有挡位拉板5,工作刀压轮9和主轴6两端的挡位板都与主轴6成为一体。
工作刀压盖支架10铆在刀架圈2上,工作刀压盖11与工作刀压盖支架10用压盖轴12铰接。工作刀15与工作刀压盖11通过拉簧拉轴21铰接。拉簧拉轴21两端挂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拉在与外轮轮辐27焊在一起的拉簧圈7上。拉簧的作用主要是将工作后的工作刀15收回原位。外轮轮辐27上还焊有升刀限位圈3,以限制工作收回的尺度。
刀架圈2位于两个外轮1中间,并与两外轮轮辐27焊接固连。刀架圈2上开有与工作刀15截面形状近似的弧形孔。刀架圈2弧形孔的两边分别铆有内剔泥刀14和外剔泥刀13。工作时,工作刀15通过弧形孔上下运动,将薄膜铲破,与此同时内外剔泥刀将工作刀前后面上的泥土铲掉。
升刀限位圈3和拉簧圈7均用连筋28焊接在外轮轮辐27上。
外轮1上镶有橡皮圈,以免外轮损伤薄膜。把杆29上焊有挡位挡架20。挡位挡架20与把杆29垂直向上。在挡位挡架20与把杆29的上角处焊有两个挡把轴圈26。挡把轴19与挡把轴圈26呈滑动配合。挡位把手17通过挡位把杆30,可以挡把轴19为中心转动90°。挡位把手17、挡位连杆18、挡位拉板5相互活动连接,而挡位拉板5与工作刀压轮9固连。当挡位把手17与把手16并拢时,通过挡位连杆18将挡位拉板5拉至与地面呈垂直的位置,此时,工作刀压轮9亦处于与地面垂直位置。当推动放苗机前进时,外轮1滚动的过程中,压轮9压向工作刀压盖11,迫使工作刀15工作,将薄膜切破,当工作刀15处于与地面垂直位置时,切膜工作结束,在拉簧9的作用下,工作刀15垂直收回,不致伤及棉苗。
如果薄膜下某一部分未出棉苗,为使土壤保墒,无须将此处的薄膜切破,可将挡位把手17推至垂直位置(双点画线所示),此时,通过挡位连杆18,挡位拉板5使工作刀压轮脱离与地面垂直状态,便不能将工作刀15压向地面的薄膜。即不能进行切膜工作。
本实用新型代替目前手工放苗可提高工效十倍以上,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图2是图1的左侧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外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刀架圈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挡位拉板和工作刀压轮组合构造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工作刀构造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3是外剔泥刀构造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6是内剔泥刀构造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的左视图;
图19是工作刀压盖支架构造图;
图20是图19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9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涛,未经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8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多用途大型书籍阅书架
- 下一篇:多功能担架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