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香料炉的导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207906.X | 申请日: | 1994-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肖铭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铭任 |
| 主分类号: | A61L9/03 | 分类号: | A61L9/03;H05B3/46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台湾苗栗县头***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香料 导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电香料炉的导热装置。
电香料炉是一种利用电热传导作用、将置于炉内的香精蒸发、逸散香气的物品。该种电香料炉大多以陶瓷制作,炉底夹层中固定一导热装置,该导热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金属底板A、下云母片B、中云母片C、上云母片D等部件拼叠铆合而成,其中,中云母片C的片体上缠绕有镍铬丝C1,镍络丝C1两端分别通过端子C2、C3与导线E连接,导线E再连接开关和插头,用于引入交流市电使镍铬丝产生高热。该导热装置以上云母片D贴合于电香料炉F底部、金属底板A朝下的方式,利用螺杆G与螺帽H配合嵌固片I,而被固定在电香料炉F底部夹层中。镍铬丝C1通电后产生的高热,透过上云母片D传导于炉底。这种导热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上的问题存在下列不足:
1.导热装置中的金属底板具有导电性,在电香料炉不慎碎裂或水份渗入底层内时,会发生漏电的情况,极易误触而遭电击,很不安全。
2.为避免热效率损失,镍铬丝长度需与发热功率精确配合,如产生25W热能(110V),镍铬丝长度500mm,但镍铬丝是人工缠绕的,长度误差较大,加上缠绕在中云母片上各道镍铬丝间的间距过大时,导致热能分散,降低热效率。
3.金属底板结构耐高压性差,不能达到美国UL高压安全测试标准值(1500V)。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使用的电香料炉用导热装置的缺点而作出改进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电香料炉的导热装置,由镍铬丝及镍铬丝的传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热装置是导热棒,导热棒是两端为金属导电端子的玻璃钢FRP棒,所述的镍铬丝缠绕在FRP棒上,镍铬丝两端分别连接FRP棒两端的金属导电端子;
还包括容置所述导热棒的陶瓷壳体,陶瓷壳体内填充氧化铝。
所述导热棒的两金属导电端弯折成同侧并伸出所述陶瓷壳体外。
上述导热装置结构在陶瓷壳体顶面形成氧化铝导热面,且二导电端子均伸出于陶瓷壳体的一侧面,以导热面贴合于电香料炉底部的方式固定,具有发热功率稳定、热损失小、热能传导集中及确保安全的特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传统电香料炉导热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为传统电香料炉导热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热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图2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3、图4,两端各具有导电端子20的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又称玻璃钢)棒10上,紧密缠绕有镍铬丝30,镍铬丝长度与热能功率对应,镍铬丝30两端与两导电端子20连接,构成导热棒,如图3所示。
导热棒的两导电端子20弯折至同侧,置于一陶瓷壳体40内,并以氧化铝50填充包覆,形成一种在陶瓷壳体40顶部具有氧化铝导热面的导热装置,如图4所示。同时该导热装置的两导电端子20均伸出于陶瓷壳体40外,并分别与导线等连接。
参见图5,导线60与导电端子20连接,图中61为开关,62为插头。图4中导热装置以其导热面朝上贴合于电香料炉70底部,利用螺杆71及螺帽72配合嵌固片73,而牢固地置于电香料炉70底部夹层内,镍铬丝30通电发热即能将热能传导入电香料炉70内,使置于炉内的香料挥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导热棒整体被陶瓷壳体40及氧化铝50所包覆,由于陶瓷绝缘性好耐高温,因此即使电香料炉破裂,或水份渗入炉底层,也不会有漏电的问题,使用安全性好。
2.导热棒上镍铬丝30以机械方法紧密缠绕,长度可精确控制,因此,发热功率稳定,热能集中,导热效率好,相对节省电力。
3.利用陶瓷导热,测试结果表明热能损失5%以内,可充分发挥热能效率。
4.陶瓷及氧化铝的耐压性好,可符合美国UL耐高压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铭任,未经肖铭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7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