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07876.4 | 申请日: | 1994-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0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方 |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霍仲牛 |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混凝土 砌块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砌块成型机。
目前的中小型砌块成型设备已由手动发展到局部联动或全自动。它们均是以多动力源带动局部机械联动,依靠电气系统控制实现全自动生产工艺的。这类机器一般包括机架、电机减速机、模箱、托板、托板箱、振动台、布料器、压头、压头固定梁、限位装置和料斗等。它的动作顺序是:供托板;模箱下行;布料器前行;振动台预振;布料器后行;料斗供料;压头下行完成实振;模箱上行一个砌块高度;压头与模箱共同上行;推出成型好的一板砌块并供新的托板。由于目前砌块生产周期工序多,设备的电气控制环节多、仅行程开关就多达十几个,故实际运行中设备故障率高,需经常停工检修,不但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而且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砌块机电气控制设备可靠性差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除振动台以外采用唯一动力源的机械联动式砌块成型机,全自动完成砌块的成型过程,而把电气系统的控制环节简化至最低限度,从而大大提高整个设备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方案是:在机架上设置凸轮及其从动件起模动力杆、托板供给动力杆和布料动力杆,它们各按预定的规律作间歇直线往复运动;起模动力杆的运动经连杆系传至模箱,带动模箱沿导柱上下运动;托板供给动力杆经另一杆系传至托板供给装置,使其前后移动;布料动力杆经第三杆系传至布料器,使其前后移动;控制凸轮停转的撞块和行程开关分别装在凸轮轴和机架上。
以上所说凸轮最好是具有内、外两轮廓线的槽凸轮,即从动件上的滚子置于槽中,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1是混凝土砌块成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轮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参见图1,装在机架1上的凸轮6带动三个从动件即起模动力杆2、托板供给动力杆4和布料动力杆8按凸轮预置的轨迹作直线往复运动。本凸轮的运动分三路传出:一路由起模动力杆2经连杆系20传至模箱17,使模箱沿导柱22上下运动。图中连杆系20包括四个杆件,其中铰链A为固定铰,圆销B在槽中驱动第一个杆件摆动。另一路由托板供给动力杆4经杆系5驱动托板供给装置14前后移动,以在振动台15上推出或供给托板16。第三路由布料动力杆8经杆系11驱动布料器12,使布料器前后移动向模箱内供料。以上采用的传动杆系可以是各种形式,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装置中的凸轮机构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图2所示为较佳的一种,其中槽凸轮6具有内、外两轮廓线30、31,起模动力杆2和托板供给动力杆4布置在外廓线31上,布料动力杆8布置在内廓线30上。各动力杆为停-升-降-停型。图中廓线的形状及各动力杆排布的角度、位置能保证整个机器动作准确、协调。凸轮中央还有一偏心轮式撞块3,用以打开压头挂钩7。上述凸轮的廓线也可称为轨迹30、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方,未经周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7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