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子裁决器的陆战棋无效
| 申请号: | 94207667.2 | 申请日: | 1994-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00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阳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一鸣 |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006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裁决 陆战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磁电技术来实现比赛自动裁决的陆战棋的发明。
现有的陆战棋“供三人游戏,二人交战,一人裁判……。如无裁判,二人交战,两子相遇,可将棋子互相显示,胜者存败者去”。(摘自成都市大邑象棋厂93年陆战棋说明书)比赛是否公正,取决于当裁判的人;如无裁判则又需要将棋子相互公开,既失去了陆战棋的保密性,又使弈棋的难度大大降低,其趣味性自然陡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子裁决器的陆战棋。在比赛中,双方仅将交战棋子放在电子裁决器的测试座上检测,无须公开棋子职称,裁决器立即显示胜负结果,它能排除人为的不公正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每枚棋子内部装一组永久磁体,其按序排列的磁体极性不同的标志对应不同的职称。把两枚交战的棋子放在陆战棋电子裁决器的测试座上,通过磁感应开关将磁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经过逻辑电路比较后输出一个光信号显示胜负结果。甲乙双方的棋子各用一种不同的颜色在棋子正面标注职称。按其职称从大到小赋给一个四位二进制数值代码,用放置在棋子底部的永久磁性体,按从右到左(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排列来标识其每一位二进制数。定义磁极北极“N”表示二进制数“1”磁极南极“S”表示二进制数“0”。二枚标注“总司令”职称的棋子赋值为“1000”,在各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顺序为NSSS;二枚标注“军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111”在各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为SNNN。四枚标注“师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110”,在每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为SNNS。四枚标注“旅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101”,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为SNSN。四枚标注“团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100”,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顺序为SNSS。四枚标注“营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011”,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顺序为SSNN。六枚标注“连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010”,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顺序为SSNS。六枚标注“排长”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001”,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为SSSN。六枚标注“工兵”职称的棋子赋值为“0000”,各枚棋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顺序为SSSS。六枚标注“地雷”职称的棋子赋值为“1111”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为NNNN。四枚标注“炸弹”职称的棋子赋值为“1001”,各枚棋子内四片永磁体的极性排列顺序为NSSN。二枚标注“军旗”职称的棋子,设置“告负”标识,各枚棋子内用一片永磁体,其极性为S。电子裁决器的电路连接关系如下:磁感应开关A0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0端,磁感应开关A1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2端,磁感应开关A2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3端,磁感应开关A3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5端,磁感应开关B0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9端,磁感应开关B1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1端,磁感应开关B2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4端,磁感应开关B3的1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85的1端,磁感应开关A0、A1、A2、A3、B0、B1、B2、B3的2端并连接到公共地端,磁感应开关A0、A1、A2、A3、B0、B1、B2、B3的3端并连接到电阻R1的左端,集成电路74LS21的1端连接到74LS85的10端,集成电路74LS21的2端连接到74LS85的12端,集成电路74LS21的4端连接到74LS85的13端,集成电路74LS21的5端连接到74LS85的15端,集成电路74LS21的9端连接到74LS85的9端,74LS21的10端连接到74LS85的11端,74LS21的12端连接到74LS85的14端,74LS21的13端连接到74LS85的1端,集成电路74LS25的1端连接到74LS85的10端,74LS25的2端连接到74LS85的12端,74LS25的4端连接到74LS85的13端,74LS25的5端连接到74LS85的15端,74LS25的9端连接到74LS85的9端,74LS25的10端连接到74LS85的11端,74LS25的12端连接到74LS85的14端,74LS25的13端连接到74LS85的1端,集成电路74LS08的1端连接到74LS85的10端,74LS08的2端连接到74LS85的15端,74LS08的3端连接到集成电路74LS32的2端,74LS08的4端连接到74LS21的6端,74LS08的5端连接到74LS25的8端,74LS08的6端连接到74LS85的2端,74LS08的8端连接到74LS85的4端,74LS08的9端连接到74LS25的6端,74LS08的10端连接到74LS21的8端,74LS08的11端连接到74LS32的1端,74LS08的12端连接到74LS85的1端,74LS08的13端连接到74LS85的9端,74LS32的3端连接到电阻器R2的左端,R2的右端连接到74LS32的9端,74LS32的10端连接到74LS85的6端,74LS32的8端连接到电阻R3的左端,R3的右端连接到三极管BG1的基极,BG1、BG2、BG3、BG4、BG5的发射极并连接到公共地,BG1的集电极连接到发光二极管3RD的负极,3RD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9的左端,电阻器R1、R9、R10、R11、R12、R13的右端并连接到磁感应开关B的1端,电源开关K的动点连接到5V电源正极,5V电源负极连接以公共地,集成电路74LS32的4端连接到74LS85的4端,74LS32的5端连接到74LS85的2端,74LS32的6端连接R8的左端,R8的右端连接到BG6的基极,BG6的集电极连接到74LS32的9端,电阻R5与R7的左端连接到74LS32的9端,R5的右端连接到BG4的基极,BG4的集电极连接到BG2的基极,BG4的集电极连接到R10的左端,R7的右端连接到BG5的基极,BG5的集电极连接到BG3的基极,BG5的集电极连接到R12的左端,74LS85的7端连接到R4的左端,R4的右端连接到BG2的基极,BG2的集电极连接到发光二极管3YD的负极,3YD的正极连接到R11的左端,74LS85的5端连接到R6的左端,R6的右端连接到BG3的基极,BG3的集电极连接到3GD的负极,3GD的正极连接到 R13的左端,74LS85的16端连接到磁感应开关B的1端,74LS85的8端连接到公共地端,磁感应开关B的3端连接到R14的左端,R14的右端连接到发光二极管3GT的正极,3GT与3OD的负极连接到公共地端,电源开关K的定点连接到磁感应开关A的1端,磁感应开关B的2端连接到磁感应开关A的2端,磁感应开关的A的3端连接到R15的左端,R15的右端连接到发光二极管3OD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一鸣,未经阳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7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