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带式熏蒸治疗仪无效
| 申请号: | 94205813.5 | 申请日: | 199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1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山;敖福荣;王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山;敖福荣;王桂萍 |
| 主分类号: | A61H33/00 | 分类号: | A61H33/00;A61H33/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防 |
| 地址: | 558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式 熏蒸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携带式熏蒸电疗仪,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炎症、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仪大都采取将微电流或磁场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方法来设计产品,由于操作复杂,使用中、容易发生意外;当用药物进行治疗时,一般方法使得药物挥发比较慢,人体的血液循环也比较慢,这样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采用熏蒸方法、能够自动加热药物、使得药物的挥发加快从而加速药物离子的运动速度,推动药分子尽快进入人体病变区的治疗仪器,这种产品可以进行自动控温又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控制器(1)、蒸发器(2),控制器(1)由外壳(8)、变压器B、整流电路(3)、555型集成块IC1、二极管D1、D2热敏电阻Rt、电阻R1~R3、调节电位器RP1、电容C1、继电器J1组成,B有两组次级线圈,一组接蒸发器(2),另一组接整流电路(3)的输入端,整流电路(3)的输出正极接IC1的4、8脚和RP1,RP1与Rt、R1、R2串联,R3、R4C1的负极、IC1的1脚、D2正极、J1的线圈一端接整流电源负极,R3的一端接Rt和R1之间,IC1的2脚接R3、R4之间,IC1的6脚接R1和R2之间,IC1的5脚接C1正极,IC1的输出极3脚接D1正极,D1负极接D2负极和J1线圈另一端,J1的一对触点串联在蒸发器的加热元件R线路中,控制器的所有元件除Rt外都装在外壳(8)内,在外壳(8)的表面有RP1调节旋纽和与蒸发器的加热元件R联接的导线插座和Rt的联接插座,蒸发器(2)由壳体(4)和加热元件R组成,R固定在壳体内,并且控制器(1)的Rt也固定在壳体(4)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体积小,易于操作;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在治疗人体的疾病时,将电源插头(5)插在电源上后,控制器通过加温电源线(6)经蒸发器中的加热元件R,将配制好的药物溶液放置在壳体(4)中,蒸发器产生蒸发效果,将蒸发器放置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上、药蒸汽就可以对患部进行治疗。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产品包括控制器和蒸发器两部分,控制器(1)由外壳(8)、变压器B、整流电路(3)、555型集成块IC1、二极管D1、D2热敏电阻Rt、电阻R1~R3、调节电位器RP1、电容C1、继电器J1组成,B有两组次级线圈,一组接蒸发器(2),另一组接整流电路(3)的输入端,整流电路(3)的输出正极接IC1的4、8脚和RP1,RP1与Rt、R1、R2串联,R3、R4C1的负极、IC1的1脚、D2正极、J1的线圈一端接整流电源负极,R3的一端接Rt和R1之间,IC1的2脚接R3、R4之间,IC1的6脚接R1和R2之间,IC1的5脚接C1正极,IC1的输出极3脚接D1正极,D1负极接D2负极和J1线圈另一端,J1的一对触点串联在蒸发器的加热元件R线路中,控制器的所有元件除Rt外都装在外壳(8)内,在外壳(8)的表面有RP1调节旋纽和与蒸发器的加热元件R联接的导线插座和Rt的联接插座,蒸发器(2)由壳体(4)和加热元件R组成,R固定在壳体内,并且控制器(1)的Rt也固定在壳体(4)内。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为12V,加热元件R的电源电压为36V,RP1为0.2kΩ,Rt常温阻值为0.3kΩ,R1为0.1kΩ,R2为1.9kΩ,R3为1.2kΩ,R4为0.8kΩ,J1线圈电压为直流9V,调节RP1为阻值可以调节温度控制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山;敖福荣;王桂萍,未经胡建山;敖福荣;王桂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