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电话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05399.0 | 申请日: | 199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2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李新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宏伟;李新起 |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机电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电话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电话报警器,尤其是能直接与电话通讯网相连的报警器。
目前的电话报警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话机系统向外部传送信息的报警器,它虽具有自动拨号、重拨、摘机识别及放音等功能,但在话机系统被掐断的情况下却无法达到报警的目的;另一种是直接与电话网相连的报警器,这种报警器虽不依赖话机系统,但却因其没有忙音识别及处理的功能,当对方电话占线时无法自动重复拨号,从而使报警信息的传递得不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并提供一种既不借助话机系统,又具有忙音识别及处理功能的自动电话报警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电话报警器,包括触发电路、拨号电话和语音电路,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报警器还设有忙音识别电路,它由信号处理部分和信号识别部分组成,信号处理部分的始端接于外部电话线路,信号识别部分则通过双重二输入与非门驱动器与外部电话线路及拨号电路连通。
而且,信号处理部分的电位器两端分别接地和引线端F,六反相器中的两个反相器分别并联一电阻后与一电容串联构成两级整形放大电路,接于电位器的可调触点及电容的一端,电容另一端通过电阻后接于引线端C,同时还与六反相器的另一反相器相接,两个二极管分别与电阻并联后通过电容接地组成的两级积分电路通过施密特触发器的两个反相器串联后一端与前述六反相器的反相器连接,另一端通过施密特触发器的一反相器接于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而且,信号处理由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担任,其7脚与信号处理部分相连,6脚串联施密特触发器的两个反相器后同时接于与非门驱动器的1、2脚,1脚与时钟信号源相连,2脚与十进制计数译码器的11脚相连,与非门驱动器的5脚接于引线端A,6脚串联一反相器后接于时钟信号源。
而且,该报警器的拨号电路利用数码组合开关设置、存贮电话号码。
由于报警器设了如上所述的忙音识别电路,当自动拨号完毕后,外部电话线传来的信号首先经过电位器调节信号的强弱,然后由电容及反向器整形、放大、再由二极管、电阻、电容组成的第一个积分电路将断续的音频信号转换为低速脉冲信号,该信号经反相器反相后再经过第二个积分电路使其从变化较快的脉冲信号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位信号,最后输入IC51(表示序号为51的集成块,以下皆同)由IC51的1号计数器识别信号是否为忙音,如果是振铃音IC51的7脚电位至少每5秒交换一次,其计数值不会超过4,若信号是忙音,7脚的电位是不变的直流低电位,当计时够8秒,6脚电位变高,迫使与6脚通过IC52的两个反相器相连的IC26的3脚电位变低,而IC26的5脚通过引线端A接于三极管5的基极,三极管5截止,从而使三极管3基极失电,三极管3也截止,这样便使外部线路和忙音识别线路断开,忙音消失,经过约2秒延时后IC51的7脚变高电位,6脚电位变低,IC26的3脚变高,三极管5、3导通,接通外部电话线路,同时与三极管3集电极相连的电阻24及电容25产生复位信号,通过引线端E传递给IC29,重新驱动拨号电路进行新的拨号,直至电话拨通,因此本报警器在不借助话机系统的情况下,通过识别忙音,重复拨号,保证了在一次触发后能将报警信息顺利传递出去。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触发电路图。
图2为拨号电路和忙音识别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宏伟;李新起,未经王宏伟;李新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再生表面的碳糊电极
- 下一篇:一种冷暖风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