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走玩具无效
| 申请号: | 94204390.1 | 申请日: | 1994-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董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凤翔 |
| 主分类号: | A63H7/00 | 分类号: | A63H7/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式玩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做走路动作的玩具。
现有的可动儿童玩具,常见有电动或机械发条式为动力的玩具。这类玩具由于结构较复杂且动力传递方式不明显,儿童不易理解,在玩过一段时间后,也就置之不玩了。而且此类玩具除外观造型有所改变外,内部构造基本雷同,因此也不易引起儿童过大的兴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新动力的玩具,以吸引儿童兴趣,使玩具具有较高的商业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动物造型的壳体内固定有前后两根水平轴,每根轴上套接两条并列相邻的腿,每两相邻的腿的底面构成一个下凸的球面。在壳体前部还有一圆环,牵引线的一端系于圆环上,另一端系有牵引块。将本玩具置于一水平台面上,牵引块从台面边沿下垂。依靠牵引块的重力产生一牵引力牵引玩具。由于牵引块及牵引线在放下时不可能绝对在玩具的纵向轴线上,随着牵引线在纵向轴线的一侧的初始偏置,且因两并排腿的底面为一共同的弧形,就使动物身体产生向该侧的偏摆,则该侧的前后两腿支地,另一侧的前后两腿悬空并因牵引力的存在产生绕壳体内的水平轴向前的转动。当该两腿转动移至最底点触地后,因该侧两腿的支撑高度略低于原支撑腿,就使动物身体产生向本侧的偏摆,使原支地一侧的两腿悬起前移。如此循环往复,即可使本玩具在牵引力作用下自动行走起来。当本玩具走至台面边缘处时,因牵引线变成基本垂直向下而使水平牵引力消失,此时,只有向下的牵引块重力,此力限定了玩具腿的前移,从而使玩具自动停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并排腿的正面视图。
如图所示,在壳体1内装有两个水平轴2、3,每根轴上套接有两个并排相邻的腿4、5。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的底面构成一个下凸的球面。即两腿底面的侧视形态为一相同的弧线,两腿底面的正视形态(如图2所示)则为一个共同的弧线,且该弧线的最底点在两腿之间的缝隙处。在图1中,壳体1的前部正中位置设有一圆环6,环上系有牵引线7,牵引块8系在牵引线7的另一端上。本玩具壳体及四条腿均可用塑料注塑成型。壳体1可为单个四肢类动物造型,如马、虎等,也可为两个纵排列的双下肢类动物造型,如鸡、企鹅等,还可为三个纵排列动物造型,但此时中间的动物应不单设活动双腿,即整体上应保持玩具壳体上的前后双排腿。牵线块8可为小铃铛等各类适宜引发儿童兴趣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由于支腿底面及动力方式的特殊设计,可产生自动行走的逼真效果,且结构十分简单,不仅可引发儿童娱乐的兴趣,而且还可促使儿童思考其行走机理,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本玩具较电动或机动玩具成本低,制造易,形式新,市场竞争力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凤翔,未经董凤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4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动敬烟盒的打火机
- 下一篇:温控床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