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式固体粉粒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94203410.4 | 申请日: | 1994-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进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淑贤,张建宏 |
地址: | 23304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固体 流量计 | ||
本实用涉及一种计量固体粉粒流量的流量计。
目前对粉状和粒状的物料在送料计量时,普遍采用冲击式固体粉粒流量计,现有的冲击式粉粒流量计存在着如下不足:1、由于受冲击振动的影响以及气流从出料口进入箱体形成气流负压直接作用于检测板,使计量精度有一定的误差;2、安装调式较不方便;3、测量高温物料时容易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调试方便,减小振动和气流负压,测量高温物料时传感器的输出精度不受影响的冲击固体粉粒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箱体1、检测板2、传力杆8、传力块7、悬臂架3、支承架11、传感器5及翻转板16组成,箱体1上设有进料口1a、出料口1b和检测口1c,位于箱体1内的翻转板16通过翻转可分别挡住出料口1b和检测口1C,悬臂架3固设在箱体1的外侧,传感器5设在悬架3的端部,检测板2位于箱体1内且斜对着进料口1a,传力杆8与检测板2相连后伸出箱体1外,支承架11连接于传力杆8和悬臂架3间,传力块7设在传力杆8上且与传感5的触头5a相挨。连接于悬臂架3与传力杆8间的支承架11由上下底板11a和11b和连接于上、下底板11a、11b间呈十字交叉的弹性钢片11C构成,在支承架11与悬架3间设有弹性垫14,连接支承架11与悬臂架3的螺栓4穿过弹性垫14;在传力杆8两端的下方连有两架杆9,两架杆9间架有一横梁13,横梁13上装有一可移动的平衡砝码12;在传力块7上设有陶瓷垫片6,陶瓷垫片6位于传力块7与传感器触头点5a间,在箱体1内位于出料口1b处斜置一半封闭的挡板15。
通过调节传力杆14下方的配重砝码12可消除因检测板2的自重而造成的计量误差,且调式手段方便。十字交叉的弹性钢片构成的支承架11及设在支承架11与悬臂架3间的弹性垫14可将物料对检测板2冲击时而引起的振动大大地减小,从而提高计量精度。设在传力块7上的陶瓷垫片6可在测量高温物料时有效地隔热,使传感器5的输出精度不受影响。位于出料口1b处的半封闭档板15可挡住气流进入避免气流负压的形成而冲击检测板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调式方便,计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Ⅰ部放大剖视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传力杆8通过卡头17与检测板2相连后伸出箱体1外,传力杆8通过支承架11与设在箱体1外侧的悬臂架3相连,支承架11由下、下底板11a、11b和连在上下底板11a、11b间呈十字交叉的弹性钢片11c构成,设在支承架11与悬臂架4间的弹性垫14采用橡胶垫或弹簧垫。陶瓷垫片6粘结在传力块7上,且陶瓷垫片6与传感器5的触点5A相挨,传感器5通过导线接计量仪表。架在传力杆8两端下方架杆9上的横梁13上设有外螺纹,配重砝码12旋合在横梁13上,上横梁13上还旋有一防松螺母10。旋动配重砝码12和防松螺母10,可将检测板2因自重对传感器5产生的压力影响消除。调节配重砝码12和防松螺10,使静态时传力块7上陶瓷垫片6与传感器5的触头5a相接触处的压力为零后,将防松螺10压在配重砝码12上以防止配重砝码12的移动。调节好配重砝码12后,将罩壳18罩上。传感器5采用油阻尼式泊式力敏传感器,可消除一定的振动影响,提高计量精度。翻转板16固接有一转轴19,转轴19架在箱体1外两侧上的轴套21上。翻转板16可翻转至三个位置,即AB、AC、AD三个位置。翻转板16的中间位置AC可通过销钉20固定,当计量环境的气流较大时。使翻转板16处在AC位置,气流从出料口1b进入通过挡板15已被减弱,再通过翻转板16即被进一步减弱,这样即可有效地防止气流负压影响检测板2。物料从进料口1a进入后落向检测板2,使检测板2受力,然后通过传力杆14、传力块7将力传递给传感器5,通过传感器5发出电信号,并由计量仪表计量出物料流量。将翻转板16翻转至AB位置,这时物料从检测口1c流出,对从检测口1C流出的物料进行计量可校验本流量计的计量精度。当计量环境的气流负压较小时,使翻转板16处在AD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进,未经王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3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结往复式抽油装置
- 下一篇:外置滚动炉排连续反烧式燃烧装置